最新公开信息

湖北师范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

发布者:信息公开网发布时间:2018-10-30作者:浏览次数:803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人力资源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学校进一步提升内涵、强化特色、重点突破,向高水平大学迈进的关键时期。经济增长方式的深刻变革、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深刻调整对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教育的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发展方式将发生深刻变化。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根据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及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湖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湖北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结合《湖北师范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执行情况和湖北师范学院自身发展的要求,以“一条主线、两大任务、三大战略、四大工程、五项保障”为基本内容,特制订湖北师范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

一、十一五回顾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十一五规划实施回顾

1、“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绩

(1)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始终把教育教学工作摆在中心地位,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以师范类专业为基础,师范类专业与应用型专业竞相发展,专业总数由2004年的29个增长到46个。获得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国家级项目三类5项,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2项,其中省级一等奖3项。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得到增强,获得省级以上竞赛奖励600多项。注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生教育管理逐步完善。教师教育特色进一步彰显,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和继续教育协调发展的新局面,各类在校生达2万余人。

(2)学科建设实现重大突破

创新学科建设理念,确立“固优扶新、强化特色、注重质量、创建一流”的学科建设理念,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得到凸显。2006年4个二级学科成功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同时有22个学科被确定为湖北省第四批立项硕士点建设学科,办学层次跃上一个新台阶。学科门类覆盖九大门类,形成了以文、理学科为重点,教育学科为特色,经、法、史、工、管、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建设格局。丰富学科建设内涵,重点学科整体水平大幅提升,一批学科在省内脱颖而出,有7个学科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其中2个一级重点(培育)学科、3个省优势、特色学科。2011年,我校获批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分别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化学、数学和光学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总数达到了23个。

(3)科学研究实力日益增强

坚持以科研促教学,做好科研规划,提出“大项目、大成果、大奖项”的目标,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立项项目的数量和级别均大幅提高,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736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级别项目66项,签约横向项目74项。项目经费累计达3335.3万元。基础研究进一步强化,全校教职工共发表学术论文5282篇,核心论文2031篇。实现了省级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和社科奖的历史性突破,获省部级以上奖23项。科研平台建设进展良好,建成了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6个省级创新团队。应用研究取得可喜进展,积极开展和参与校地合作、校企合作项目,推广转让了一批先进适用技术,组织成果转让10余项,科研成果被采用10多项,直接经济效益愈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4)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成效

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相结合,努力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人才队伍规模持续扩大,引进各级各类人才300多人,专任教师达到854人。人才结构更加合理,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比重达到67.6%。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加大,“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岗位逐年增加,“磁湖学者”岗位覆盖所有省级重点学科。教师的师德师风和职业技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涌现出一批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师”,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10人,省政府津贴12人。

(5)办学基础条件明显改善

办学空间得到拓展,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的校园基本成型。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建成科技大楼、信息大楼、人文大楼及二十余栋学生宿舍等一大批教学生活设施。校园建筑面积由37万平方米增至58万平方米。办学经费逐年增长,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从5000余万元增至近亿元,固定资产总值由2.5亿元增至17亿元(含土地价值)。校园网建设全面铺开,学校信息化水平不断攀升,数字校园建设初具规模。

(6)管理服务效能显著提高

开展校院制两级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院系办学自主权,增强办学活力。全面推行目标责任制管理,有效地促进了各项任务目标的实现,推动了学校工作的稳步发展。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了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大力推进发展改革项目建设,争取外部办学资源,扩大办学影响。创新办学体制,文理学院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发展势头良好。推行后勤社会化改革,大力开展水电节能工作,后勤管理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学校收入逐年增加,教职工工资福利待遇明显上升。

(7)和谐校园建设有序推进

完善校院两级教代会制度,进一步畅通民主渠道,增加工作透明度,推进广大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体系和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全面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认真做好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建立健全校园公共安全防范体系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体系,营造了安全、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连续两次被评为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进一步加强统一战线工作,充分发挥各种力量在学校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注重发挥离退休老同志在学校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8)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加强

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加强。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完善校院两级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切实提高校院两级领导班子的管理水平和领导能力。干部队伍建设力度加大。基层组织建设取得新进展。思想政治工作稳步前进。反腐倡廉工作全面开展。

2、“十一五”期间存在的不足

学校“十一五”事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为建设省属一流师范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学校事业发展总体水平与省属一流师范大学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一是解放思想,把握重大战略发展机遇的力度不够,表现为推动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和经济建设、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紧密结合的力度不够;二是高端引领不够,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领军人才以及优秀创新团队匮乏,优秀人才数量、结构难以适应学校事业发展需要,科研水平、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科技创新能力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及支持教学能力有一定差距;三是学科发展综合水平需进一步强化,传统学科缺乏明显的比较优势,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发展缓慢,学科方向的凝练、学科梯队建设亟待加强;四是特色发展不够,学科特色不够鲜明,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创新,学术研究与服务地方能力仍有待提升;五是拓宽资金筹措渠道、争取办学资源和优化资源配置能力不够。

(二)十二五期间学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今后一个时期,我校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这种挑战来自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也来自制约学校发展的一些特殊困难和因素。第一,从国家形势上看,在高等教育方面,国家将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从规模效益向质量效益转变,走内涵与外延共同发展,以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度和质量将成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与实施、新世纪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到2012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并保持稳定增长等举措,体现了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支持与重视,也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第二,从省内形势看,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两圈一带”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为我们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活力,也提高了我们建设省内高水平师范大学的标准,这对我校今后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第三,从校内形势看,学校长期办学积淀以及“十一五”期间的强劲发展势头,特别是为更名“师大”所做的各项筹备工作,增强了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全校师生加快建设省内高水平师范大学的信心,为“十二五”学校进一步优化发展路径,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实现学校事业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良好氛围。

在看到机遇的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迫在眉睫的挑战:一是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国际化、特色化对学校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二是学校地处非省会城市,缺乏区位优势,学校发展受到经费投入难, 资源利用难,人才引进难, 成果转化难等不利因素制约,如何化解这些制约学校发展的矛盾,走出一条自己的发展之路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三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家在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高校之间人才、学科、生源、毕业生就业以及办学资源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几年来,省属高校都得到较快的发展,高校之间竞争在“十二五”期间将空前加剧,在教师教育领域,很多师范院校在理论研究及实践方面已处于领先地位,教师教育开放性的发展趋势,许多综合性高校也纷纷涉足教师培养、培训领域,我校的教师教育发展空间受到多方挑战。在纷繁复杂的内外环境下,不进则退,慢进亦退,学校要赢得主动、获得资源、实现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

二、十二五期间的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国家和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特色发展为途径,以师资建设为保障,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坚持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跨越发展道路。实施质量立校、学术兴校、人才强校、特色荣校的战略工程,建设现代大学制度,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努力把学校建设成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多科性、较高水平教学研究型省属师范大学。

(二)总体目标

1、到2012年:彰显教师教育特色,提升综合办学实力,更名湖北师范大学。

2、到2015年:进一步提升学科建设层次,实现博士学位授权点立项建设,扩大办学影响,提高核心竞争力,奠定转型基础。

到建校50周年之际,把学校建设成为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具有较高水平的省属师范大学。

(三)发展定位

1、类型定位

教育学、文学、理学为主,经、法、史、工、管、艺等九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相互促进,培养拔尖创新型教育师资和应用型高级人才的教学研究型师范大学。

2、办学特色定位

进一步彰显教师教育特色,组建教师教育学院,在教师教育学科建设、教师人才培养模式、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基础教育研究、教研平台建设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

打造地方特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围绕“东楚文化”研究和城市发展研究,深入挖掘地方文化特色,特别在矿冶文化研究、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探究、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重大突破。

3、办学层次定位

以本科教学为主体,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积极发展成人教育,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留学生教育规模。

4、办学规模定位

“十二五”末,全日制本专科生18000人左右,文理学院学生 8000人,研究生1500人,留学生500人,继续教育学员8000人。

三、十二五发展战略思路与战略重点

(一)战略思路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优化“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为目标,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特色发展为途径,以管理建设为保障,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跨越发展道路,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学术兴校、特色荣校四大工程,实现我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战略重点

1、内涵发展

走内涵发展道路,着力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以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为重心,立足湖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以科学管理为抓手,构建现代大学管理体系,创建和谐校园。

2、特色发展

走特色发展道路,进一步彰显教师教育特色,深入挖掘、凝练与地方社会、经济紧密相关的学科与专业特色。

3、跨越式发展

走跨越式发展道路,积极拓展发展空间,抢抓发展时间,提高发展速度,实现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的赶超型目标。

四、十二五发展战略工程

(一)质量立校工程

1、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优化专业布局结构,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建立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监测、预警、退出机制;大力扶持新型交叉应用型专业的申报与发展,完善应用型专业学生培养体系建设。增设12-15个本科专业,本科专业达到60个,涵盖文、史、理、工、教、经、法、管、艺等9个学科门类。

深入开展教学质量工程,努力实现国家质量工程全覆盖。力争建成国家级特色专业2-3个,省级品牌专业3-6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3门,省级精品课程20门以上,校级精品课程40门以上。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示范中心2-4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国家规划教材1-2部,省规划教材2-4部,并在教材获奖方面有新突破。加大教学研究力度,力争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上实现零的突破,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至少有1-2项。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大类招生、开展通识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实施自选专业、弹性学制、学分制、导师制,积极构筑研究性学习环境与氛围。积极参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及国家“卓越计划”工程建设。进一步推进实践内容和实践模式的改革创新,构建以大学生科技创新和科研训练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探索学历证书与职业证书的双证培育,搭建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立交桥”。

强化教育教学平台建设,建成省级大学生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实习实训基地、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5个,筹建1个“鄂东南地区教师教育基地”,建设10个左右教师教育改革实验区,获得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4个。

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实施“研究生培养质量工程”,强化研究生精品课程、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建设,提高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学术文化交流能力、社会实践及创新创业能力。积极调整研究生人才培养类型结构,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比重与力度。

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建设,构建校、院(系)二级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强化教学过程的质量控制,实现全过程的质量调控与管理。以评促建,对教师教学实施“123”工程,即在全校分别评选出10名磁湖教学名师,20名教学标兵,30名教学新秀。

2、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层建设,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的建设方针,坚持“学科队伍建设,科学研究能力建设,学位点建设三位一体”的发展策略,实施“巩固强化优势学科,大力发展特色学科,积极扶持应用交叉学科”的建设举措,以学科方向凝练为基础,以学科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大力提升现有的优势特色学科,加快培育新兴、交叉学科和应用学科,全面提升我校的学科建设整体水平。

“十二五”期间,加大学科建设力度,建立学科发展特区,使学科层次上档次,国家级重点学科取得突破,力争建设10个左右在省内外有影响的省级重点学科,省一级重点学科达到2-4个。以主干学科、支撑学科和相关学科为集群学科,组建一批优势学科群。培养造就一批在国内和省内有相当知名度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使某些研究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十二五”期间,组织优势力量,力争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在相关学科实现联合培养博士生。大力拓展一级学科硕士点授权的覆盖面,一级学科硕士点达到9-12个,使硕士点尽量覆盖我校所有学科门类。完善硕士点层面的学科布局,专业学位门类达到3-5个,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加快发展应用性学科,培育2-3个促进学科发展与地方经济建设相结合新的学科增长点,加快培养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高级专门人才,使学科发展更好的为地方经济服务。

(二)人才强校工程

树立全面人才观,健全人才引进与退出机制,构筑和谐育人环境。坚持党管人才,把人才工作摆在学校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形成一支基础雄厚、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活力、勇于创新,能满足学校发展需要的高水平、高素质教师队伍,一支结构优化、高效务实、德才兼备的稳定专职管理队伍。

1、增加师资总量,夯实人才基础

以学科为依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先引进急需人才,充实新兴学科师资,适度增长教师总量。2015年底,全校教师增至1700人左右,其中专任教师1100人,占全校教师人员编制的65%以上。

2、优化师资结构,提升整体素质

学历、职称结构方面,到2015年,学校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40%,学校重点学科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力争达到60%。增加高级职称教师的数量,全校具备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比例增至60% ,双语教师达到专任教师的10%以上,管理干部队伍学历结构达到硕士及以上层次。

年龄结构方面,到2015年,教师平均年龄达到38岁,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平均年龄45岁,中青年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保持在65%以上,师资队伍中,老、中、青年龄梯队结构更趋合理。

学缘结构方面,拓宽师资来源渠道,实现教师学缘结构多元化,控制学缘相近度在10%左右,提高具有国际教育背景的专任教师数量。

3、完善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政策,增添队伍活力

健全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加强学科梯队建设,提升人才内涵,加强教师教育专业学科梯队建设、加强重点学科梯队建设。实施“152工程”——引进10名具有高水平的大师级领军人才、引进与培养50名国内知名专家、引进与培养200名具有博士学历学位的教师。聘任“楚天学者”特聘教授10名,实现“彩虹学者”“磁湖学者”覆盖所有校级重点学科。

创新开放办学模式,加大对现有人才的培养力度,鼓励对外的交流与合作,“十二五”期间,选拔100名青年教师到海外培训、200人次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项目合作、管理队伍海外培训50人次。

坚持“民主、科学、以人为本”的人事管理制度文化,实行激励与约束相结合以激励为主的机制,充分发挥人才的发展潜能,让教职员工真切体验到投身事业的成就感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幸福感。以“青年才俊工程”和“金秋工程”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学科梯队建设,充分调动各类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4、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责任意识,提高教职员工职业道德水平

大力倡导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甘于奉献的精神,全面提高教师和管理队伍的师德师风和职业技能水平,涌现出一批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师”和“模范教师”。以“思路宽、眼界宽、胸襟宽”的要求打造管理队伍,提升管理队伍的学历层次,加强对管理队伍的培养、培训,打造一支政治靠得住、管理有水平、作风过硬的专业创新型管理队伍。

(三)学术兴校工程

科学研究水平不仅是大学实力的集中体现,更是开展教育教学的灵魂。以学科建设为主体,以“大项目、大成果、大奖项“和”科研平台、科研团队建设“为两翼,强化科研的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努力推动科技创新上质量、上水平。

1、集结团队力量,树立精品意识,争取大项目、大成果、大奖项

集结团队力量,以团队为抓手,培养50名左右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为科研骨干,推进重点学科、硕士点、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的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实行团队协同攻关,“十二五”期间,争取实现国家级科技奖励1项,国家级基金项目28项,省部级、厅级项目100项,横向课题120项。争取各类项目经费比“十一五”有大幅增长,达到3000万元/年,省部级奖比“十一五”增长50%。

2、加强科研平台、科研基地建设,提高科技创新水平

强化科研团队与科研平台建设,以学科发展需要为基础,凝练方向,集结团队,申报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和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3-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建设,建设面向社会开放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享平台、科研成果转化交易平台和产学研用结合服务平台,新增与企业共建的科技创新平台5个,联合企业承担省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项目15项。提高科研论文质量,在SCI、EI、CSSCI源期刊收录数量不断增加,引用率不断提高。

3、以学科建设为主体,完善科研管理与评价体系

实施“人文社科繁盛计划”,充分发挥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特色优势,努力提高我校人文社科研究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我校人文社科研究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地位,改革和完善我校人文社科的理论创新体系、管理创新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积极推动新兴交叉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积极建设实验室共享资源平台,提升“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科研转化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科学合理的科研管理和评价体系,积极引导,围绕重点研究方向开展各级各类研究项目、成果奖项的申报和争取工作,鼓励广大教师争取更多的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

(四)特色荣校工程

1、彰显教师教育特色

教师教育是我校最鲜明的办学特色,也是我校的立校之本。“十二五”期间,我校将在组建教师教育学院、构建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形成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加强教师教育学科方面的科研能力、建立教师教育职前职后培训体系等方面进一步彰显教师教育特色。

构建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实施大类招生和通识教育,形成“一主一辅两翼三跨”的课程结构,学生修读主修专业,同时修读辅修专业,掌握外语和计算机知识,至少跨系选修三门课程。着力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加强特色课程建设。主干课程涵盖教育理论课程、教育技能课程、教师素质课程、教育实践课程。

形成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用“创造、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建成多个微格教学示范中心。大力加强教师教育实践平台建设,建设一个“鄂东南地区教师教育基地”、10个左右教师教育改革实验区。融入基础教育之中,设置附中、附小,与中小学及幼儿园建立广泛联系,加强教育实习基地的建设。

加强教师教育学科方面的科研能力,凸显基础教育研究的优势地位。大力加强教育科学的学科建设,整合学科教学研究队伍,引进1—2名国际知名的大师级教育家为特聘教授;引进20—30名教师教育专业拔尖人才。以建设全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为目标,针对重大、重点问题和农村教育发展中国家关注的热点、难点及前瞻性问题大力开展教师教育研究,引领基础教育发展。探索兴办对基础教育具有指导性的刊物杂志,掌握省内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话语权。

建立教师教育职前职后培训体系。加大教育学专业硕士培养力度,在教育学专业硕士的培养上形成规模与品牌。要更新观念,与中小学教育融为一体,为中小学教师提供“菜单式”培训课程,形成教师职后培训体系。以构建湖北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契机,加大“双师型”职教人才培养力度,锻造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双优型”职教师资。

2、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特色

以黄石大力推进矿冶文化建设为契机,以建设区域性文化研究中心为目标,积极推进矿冶文化研究、传播、弘扬和发展,力争在地方文化研究方面走在全省、全国前列,推动黄石文化大发展。以矿冶文化为研究方向构建了一支稳定研究群体,组建地方文化人文社科基地,加大国家级、省部级相关项目的申报,树立精品意识,多出高质量、标志性学术成果,形成特色、优势学科。

以建设区域性科技开发和成果推广中心为目标,认真分析地方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状况,构建符合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求、具有地方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着力打造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学科。大力扶持交叉应用型专业发展,积极加强符合地方需求的人才培养,提升黄石人才综合竞争力。

集中科研力量,围绕黄石“大产业、大园区、大城市”战略发展的方向,推进产学研用的结合,加强校地合作,实施“一联双进”行动计划,强化实验室平台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创建与地方政府或企业共建的研发基地,大力培育和发展区域性、独特性的科研领域和方向,形成高水平的科研团队,组建多个“地方科技创新中心”。推进高新技术发展和技术攻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智力支持。

五、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的保障举措

(一)加强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为学校科学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和精神动力。

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工作制度,加强校级领导班子的建设,改善班子的结构,增强班子活力和执政能力。进一步健全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强化基层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的功能,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民主测评制度,加强干部的培训培养,按照“重操守、负责任、有办法、敢担当”的标准,建设一支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新思路和新模式,大力推进思政工作理念创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重视学生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学生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设优良学风。

加强团学工作,强化学生干部队伍和社团组织建设。加强学生事务管理,努力构建并完善对家庭经济困难、存在心理问题等学生群体的帮扶体系。坚持教育和服务相结合,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切实增强学生就业、创业的能力。

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强化制度建设,落实重点督察工作,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

(二)加快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健全现代大学治理结构,坚持和完善公办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健全党委和行政的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建立和完善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教学委员会、发展规划委员会等制度,充分发挥专家、学者、教授的重要作用。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等民主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全校师生的主人翁意识。

继续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如校、院两级财务管理、教学管理、人事管理,进一步实现管理重心下移,充分调动二级学院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进一步完善目标责任考核制度,提高目标管理对单位和个人的激励作用。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把传统的人事管理调整到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上来,努力营造高素质的教师及管理队伍建设的环境。大力推进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细化分配标准,努力建立公平、公正的分配制度体系。

(三)拓宽资金筹措渠道,为学校科学发展提供经费支持。

紧紧抓住湖北建设“教育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的重要机遇,主动积极地争取财政拨款和政府部门各项政策的支持。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规范收取学生学费、住宿费,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学生欠费率。适应国家对高等教育财政支持方式的转变,牢固树立“项目建设意识”,依靠学科优势,以项目为载体,积极争取科研经费和重点建设项目经费的资助。

积极争取社会资源,多渠道捐资办学。组织和开展校友活动,鼓励校友捐资参与母校建设。积极争取各类教育发展基金,制定和完善社会捐赠的管理办法和激励机制。增进校际合作,拓宽筹资渠道。合理利用学校的有形与无形资产,加快学校产业化发展进程。利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模式,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争取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横向资金。

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大力拓展继续教育、国际教育、独立学院和各种形式的联合办学,重点积极推进湖北师范学院文理学院各项建设发展工作,促进文理学院可持续发展。继续深化后勤集团社会化改革,使后勤集团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化道路。

学校在“十二五”期间,每年将学校总收入的20%用于学科建设、教学、科研、人才队伍建设等重点建设领域,设立“四个一”工程专项经费,即每年一千万用于学科建设、一千万用于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一千万用于科学研究、一千万用于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在拓宽资金渠道的同时,强化对教育经费的使用管理。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建立健全学校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管理制度。引入竞争机制,建立经费使用的绩效评价制度,加强重大项目使用的经费考评。进一步加强财务和审计工作,完善经费使用的内部稽核与全过程审计。坚持勤俭办学,严禁铺张浪费,建设节约型校园、低碳校园。盘活校内资源,完善校内协作、资源共享、有偿使用的管理办法,推进学校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合理配置,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开源节流的同时,积极探索化解我校债务危机的新途径,寻求以政府为主导,以高校为主体,以银行为辅助,三位一体的债务化解模式,切实解决好制约我校发展的瓶颈问题,力争为学校“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四)以人为本,构筑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

改善民生,着力解决三大问题,即医保问题、住房问题、收入问题,实现医保全覆盖、启动教职工安居工程建设,尤其是青年教师安居工程,实现教职员工收入水平随着学校的发展有显著提高,使全校教职工共享学校发展成果。从生活上切实关心离退休的老同志,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用、老有所为。

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建立资源高度共享的、智能化的多媒体教学信息网络,实现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提高《湖北师范学院学报》、《湖北师范学院校报》等报刊、杂志的社会影响力。强化现代化图书管理理念,加大对图书资源购置的资金投入,拓展电子化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建立一套有效的安全防范系统,扩大安防监控中心覆盖面,打造平安校园。建设先进校园文化,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秉承“诚毅勤敏”四字校训,倡导“自强不息、尚诚厚德”湖师精神,营造和谐育人环境。

(五)优化学校发展环境,构建和谐校园。

根据《湖北师范大学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落实好红线规划用地,进一步强化和完善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生活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做好学校行政综合办公楼(包括“两馆一室”)、美术大楼、学术交流中心、研究生教育大楼、体育运动场馆、留学生宿舍、教职工宿舍楼等的规划和建设工作。构筑完备的后勤保障体制,增强服务意识,切实为师生员工提供学习、生活保障。强化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基地与平台建设,重点做好“五大基地”建设,即“校企合作研发产业孵化基地”、“教师职前职后培训基地”、“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

全面规划学校文化建设,营造和谐校园环境。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当代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凝聚民族情感,感受民族精神。规范学校标识文化,强化品牌文化内涵建设,建设好一个活动中心、三个文化走廊、四个文化展馆、五个文化校园、八个文化品牌、十个人文景观。强化校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使师生员工精神生活得到充实、文化品位得到提升、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积极加强对外的交流合作,争取有利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外部资源环境。要加强同上级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的联络沟通,及时掌握政策信息,寻求项目突破,以服务求支持。化区位劣势为地缘优势,积极争取黄石市委市政府各方面的支持,搭建科技创新与人才队伍建设的互动、互助平台,实现我校更名湖北师范大学,提升黄石高等教育服务水平。拓宽办学思路,开放办学,扩大与其他高校、大中型企业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国际交流,推进文化传播,教育国际化合作与交流,向全方位、多领域、高层次发展,拓展多种形式的中外合作办学和留学生教育。积极支持国际汉语教育,大力推进“孔子学院”建设,加强与港澳台的教育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