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师范大学“十三五”改革发展规划

发布者:信息公开网发布时间:2018-10-30作者:浏览次数:439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党确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大国向强国转变的重要时期,也是我校更名大学后首个继续推进内涵发展、特色发展、转型发展的五年关键期。处在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学校要自觉担负光荣的发展使命,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围绕创建特色鲜明、省属一流、高水平的地方应用型师范大学,进一步提升内涵、强化特色、重点突破,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方面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第一章 认真总结 以科学研判坚定办学信心

一、“十二五”发展成就

“十二五”是我校不断推进内涵发展、持续提升办学水平的五年。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和全校师生员工的不懈努力下,“十二五”发展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奋力实现了更名大学目标,并适应区域发展需求加快转型改革,成为湖北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

多学科布局基本形成。传统优势学科实力继续增强,教育学、社会学科和工学等应用性学科的整体实力快速提升,新兴交叉学科得到发展。学科覆盖了9个学科门类,基本形成了以教育学科为特色、文理基础学科为优势,文、理、工、管、法协调发展的多学科布局。

学科整体水平明显提升。顺利实施重点学科建设计划和学科集群建设工程,大幅度提升了学科实力,建成了3个省级重点特色学科、3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和2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在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中,6个参评学科均在省内排名前三。

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人才培养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改革不断深化。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稳定在92%左右。构建起三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体系,建设了一批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平台,获得1项国家教学成果奖和6项省级教学成果获。获批6个学术型一级学科硕士点、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启动了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研究生教育规模快速扩大。

科学研究取得长足发展。新增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工程实验室、1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牵头建设了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承担了50项国家级和8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各类科研经费总计13994.42万元。产出了一批有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获得了2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

师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师资队伍规模不断增长,专任教师超过1000人。师资结构不断优化,中青年教师和高级职称教师在专任教师中占比分别达到86%48%。引才引智成效显现,聘用“楚天学者”“彩虹学者”“磁湖学者”等特聘教授26人。教师获省级以上优秀教师等荣誉和专项津贴、专家称号17人次。

社会服务能力日益增强。在支撑湖北基础教育发展和区域经济转型发展中做出了独特贡献。与湖北省地方政府部门和文教系统、重点企事业单位密切合作,共建了一批综合交叉平台,在教育、文化、经济、环境生态、社会管理等领域提交了有重要影响的研究咨询报告和政策建议。

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拓展。已与美洲、亚洲、欧洲、澳洲的10 多个国家的40多所高校及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稳定深入的合作关系,并在英国建成1家孔子学院、8个孔子课堂中心和1个武术中心。引进外国智力、公派出国、中外合作办学工作和留学生教育走在湖北省属高校前列。

管理服务水平逐步提高。深化校院管理体制、岗位和机构设置、绩效评价等改革,提高了管理运行效能。制定了学校章程,据此修订了系列管理规章,依法治校、民主治校水平不断提升。加强后勤保障,校园环境条件得到改善。

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显著。多次获评湖北省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为学校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保证。

二、“十三五”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从世界范围看,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为高校寻求多方面、深层次的国际合作提供了更多机会,也为引进国际高端人才、吸引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创造了更好条件。从国家战略看,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施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行动计划,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强化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引导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为学校建设地方应用型师范大学提供强大动力。从区域发展看,湖北抢抓“十三五”大有可为的黄金机遇期,深入实施“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全面推进“五个湖北”建设,加快推动“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进程,率先在中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力争在全国发展方阵中总量进位、质量升级,湖北的发展为学校创造了更多机遇、提供了有利条件。从学校自身看,多年的办学积淀为加快转型发展与内涵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成功更名湖北师范大学,扩大了办学影响,激发了办学信心,汇聚了发展共识。

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学校未来发展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从外部看,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使学校在吸引优质生源上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教育部和省政府对我校更名大学后办学任务中提出了培养职业教育教师的要求,众多国内一流高校和不同省域内的同类院校快速发展,对我校学科专业建设形成新的挑战,高校之间的高端资源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师范生培养与需求结构性矛盾的长期存在势必严重影响学校发展空间。从内部看,学校办学影响力总体不足,优势学科距离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应用型学科发展相对滞后,学科建设层次不高,学科结构有待优化、实力有待提升;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不足,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模偏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待深化;科研支撑条件和重大标志性科研成果有待突破,产学研一体化的体制机制仍需创新,科技工作的整体策划、落实与争取力度有待加强;高水平学科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数量不足,“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比例偏低;建设发展的资金压力较大,办学经费的投入与筹措有待加强;制约发展的制度因素仍然存在,办学理念的更新、学术氛围的培养、考核评价激励机制的改革等,与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及现代大学制度的实际需求还不适应,体制机制改革的力度有待加大。

总体看,“十三五”期间,学校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学校要顺应时代发展新趋势,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实现大的作为,大力推动各项事业迈上新的台阶。

第二章 准确定位 以创新理念引领改革发展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走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面向国家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牢固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加快办学转型、内涵提升和特色彰显,围绕“争博点”“促转型”“提效能”“强特色”和“创一流”发展任务,以建设一流学科支撑办学目标,以培养模式改革提升育人质量,以提升创新能力驱动科学研究,以高层次人才带动队伍建设,以扩大供给完善发展条件,以改革精神探索现代大学制度,以党建创新汇聚发展力量,以提高管理效能保障规划执行,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为创建特色鲜明、省属一流、高水平的地方应用型师范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二、发展理念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以先进理念引领发展。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实现发展突破,学校要牢固树立、全面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以创新发展激发办学活力。创新是一切发展的基点,以改革创新破解发展瓶颈。要大力营造创新氛围,让创新在全校蔚然成风。要创新教育观念,倡导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要围绕实践需求和学科前沿,强化应用研究和科技创新。要创新教育内容方式,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水平,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支撑。要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深化管理体制机制、资源配置、学术评价等方面的改革,激发办学活力,挖潜增效。

以协调发展优化办学结构。结构不合理、资源错配是最大的浪费。要科学规划学科专业布局和发展重点,提高学科层次,向应用型转变。要调整人才培养的类型和层次,创新和扩大教育服务多样化供给。要优化师资队伍配置,促进英才辈出、竞相发展。要优化资源分配,提升办学要素水平,理顺涉及可持续发展的各种结构关系。

以绿色发展引领教育风尚。坚持依规办学和依法治教“双轮驱动”。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按规律办学、按规律育人。要建设生态文明校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传播节能环保理念,厚植人文环境,涵养人文情怀,实现环境育人、文化育人,提升办学品质。要加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健全学术规范,营造绿色学术生态。要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政治生态,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

以开放发展拓展教育资源。拓宽办学视野,加强内外联动,促进协同发展。要加强科教结合、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把更多社会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同时实现我校资源向社会开放。要面向需求,融入社会,对接一线,培育管用实用的高技能人才、创新人才和拔尖人才。要坚持需求牵引、问题导向,构建协同创新模式,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要深化应用、融合创新,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要加快国际化办学步伐,兼容并蓄、合作共赢。

以共享发展维护师生权益。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积极发展民生,让师生有更多获得感。要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要尊重和依靠教师,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系统支持,做到人职匹配、人人成才、人尽其才。要切实解决关系师生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为师生民主参与学校管理创设条件。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树立和落实新的发展理念,要突出提高教育质量这一主题。提高质量,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为根本标准,提升学校办学综合实力、学生成长成才能力、社会贡献力、国际竞争力。

三、基本定位

1.办学类型定位:地方应用型师范大学。

2.办学层次定位: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继续教育和留学生教育。

3.学科专业定位:以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为主要学科门类,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向特色化、应用型、集群化方向发展,构建与地方产业链、创新链紧密对接的学科专业体系,形成基础学科有优势、应用学科有特色、交叉学科有突破的学科专业格局。

4.人才培养定位:立足社会需求和职业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专业基础扎实、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强、具备继续学习能力的优秀基础教育师资、职业教育师资和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其中,师范毕业生能够扎根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一线,知教乐教善教,成为支撑教育改革发展的骨干教师,非师范毕业生能够满足行业和岗位需求,成为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5.服务面向定位:立足湖北,面向全国,服务基层,为基础教育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社会。

四、发展目标

到“十三五”末,若干学科领域达到省属一流和同层次院校先进水平,建成若干个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学科群,实现博士点立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成效,卓越教师、职业教师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影响广泛,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出一批标志性成果,在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影响力持续上升。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整体水平显著提高。教学基础设施和科研实验条件进一步充实,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智慧校园和绿色校园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党的领导不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四风”工作持续推进。增强推进改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优化治理结构,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形成共襄发展的强大合力。学校综合实力和办学声誉大幅提升,为创建特色鲜明、省属一流、高水平的地方应用型师范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十三五”学校发展水平主要指标

类别 指标 数量

学科建设 博士点立项学科 1-2

新增联合培养博士点学科 2-3

新增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 3个以上

新增硕士专业学位类别 3

新增省级优势学科群 2

进入国内学科排名前30%的优势学科 1-2

进入省内学科排名前30%的特色学科 6-8

人才培养 全日制本科生规模 16000

全日制研究生规模 1000

留学生规模 200

普通本科专业数 70个左右

省内重点本科批次招生专业数 30个以上

新增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建设项目 6-8

承担国家级卓越人才计划项目 1-2

新增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1-2

新增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2-3

建设网络开放课程 100

毕业生初次就业率 92%以上

毕业生创业率 1%

科学研究 年均科研经费 5000万元

新增省级科技创新平台 2-3

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 80

获国家级科技奖励 1-2

获省部级科研奖励 30

发表SCI检索论文 750

授权专利总数 150

师资队伍 专任教师总量 1200

国家级人才计划 1-2

湖北省“百人计划” 3-5

“楚天学者” 30

“磁湖学者” 20

省级以上教学名师 3-5

省级以上教学团队、创新团队 10-15

教师博士化比例 35%

高级职称教师比例 55%

应用型专业“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 40%

条件保障 年均收入 5亿元

新增教学科研行政用房 8万平方米

第三章 分层突破 以建设一流学科支撑办学目标

瞄准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需求和学科前沿,立足学科现有优势,进一步调整完善学科整体布局。分层规划学科建设目标,重点建设若干个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学科和领域,继续推进学科群协同创新能力建设,在更高、更广的层面上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孕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形成新的学科优势和特色。

到“十三五”末,使学校学科实力整体提升,力争建成1-2个进入国内学科排名前30%的优势学科,6-8个在省内学科排名前30%的特色学科,2-4个对接湖北产业发展的应用学科,3-4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获得专业博士学位点立项,新增6个左右一级学科硕士点/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形成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整体水平更高的学科与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

一、优化学科设置

1.调整学科设置。适度控制学科增长速度,保持学科规模的稳步发展。对学科布局进行调整,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建设成效差的学科,逐步停止建设。

2.培育学科增长点。瞄准区域重大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推动传统优势学科的交叉融合,培育文化创意、高端技术等新的学科增长点,力争形成新的学科优势和特色。

3.完善学术机构设置。以一级学科建设需求为导向,对分散在多学院建设的学科和建有多学科门类的学院进行调整,理顺学科设置与院系设置的关系,明确学科建设主体,落实学科建设责任。

二、分层规划学科发展重点

1.做强龙头学科,彰显教师教育特色。本着“集中资源、率先突破、带动整体”的重点建设思路,实施教育学学科振兴工程,改革学科建设机制,加大建设投入,整合学科资源,加强协同创新,把教育学学科建成辐射全校学科建设、引领湖北基础教育发展的龙头学科,实现博士点立项。

2.强化优势学科,提升学科建设层次。支持现有省级重点学科和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建设省级一流学科和博士点立项为目标,围绕教师教育、资源环境、化学、中国语言文学、光电信息等优势方向与领域,强化学科原始创新能力和区域重大需求服务能力,产出彰显标志性成果,不断提升学科实力和层次。支持应用经济学、生物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壮大实力,增列为一级学科硕士点。

3.发展应用交叉学科,服务区域发展需求。支持具备一定基础的学科夯实基础条件,在强化人才培养职能的同时,在部分领域办出特色。鼓励和支持各校级重点学科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对新型人才的需求等,加快优化调整,向应用型发展。大力培植专业学位点,申报工程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应用统计学、体育硕士等硕士专业学位点。

三、推进学科群协同发展

1.继续推进学科集群建设。加大现有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和校级学科群建设,促进文理学科的转型升级,带动工程、管理、艺体等学科的成长发展,建设学科“高原”,培育学科“高峰”,促进全校相关学科协同发展。

2.积极参与“2011计划”。有组织地整合学校的创新能力和优质资源,主动争取参与“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师范院校能力提升计划”,建设跨学校、跨行业、跨地域、产学研相结合的协同创新平台。

四、完善学科管理机制

1.建立学科第三方评估机制。以一流大学学科发展水平为参照,选择优势学科进行第三方评估试点,对学科发展规划、学科管理运行机制进行论证、评价,诊断制约学科发展的关键因素,为调整发展思路和建设重点提供依据。

2.完善学科建设管理制度。按照“强化优势、凸显特色、错位发展、注重应用”的原则,加强学科管理,构建“围绕学科引人才,围绕人才建学科”的新机制和学科特区模式。探索建立学科建设评估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建立学校、学院和学科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共同负责的学科管理体制。

3.建立交叉学科建设机制。建立交叉学科孵化平台,以多学科、综合性前沿问题、重大现实课题研究和应用技术攻关为纽带,整合跨学科的优秀人才参与建设,建立宽松自由的学术交流环境和互利共赢的成果分享机制,孕育新的学科增长点。

第四章 立德树人 以培养模式改革提升育人质量

坚持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中心工作,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面向职业需求、岗位要求和学生可持续发展需要,突出实践应用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以提高质量为目标,加强条件建设,着力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开放式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多元化的教师培养模式,形成与地方应用型师范大学目标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格局。

到“十三五”末,本科专业稳定在70 个左右,在湖北省重点本科批次招生专业数达到30个以上,本科生稳定在16000人左右,研究生达到1000人,留学生200人左右,新增6-8个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建设项目(含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或虚拟仿真教学中心、1-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实现国家级卓越人才计划项目突破,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2%以上,创业比例达到1%。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和硕士学位点合格评估。

一、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

1.加强专业的改造升级。对接市场需求,建立行业和企事业单位参与的专业设置评议制度和专业预警与动态管理机制。按照“存量调整、增量优化、巩固优势、强化特色、促进交叉”的建设方针,围绕产业链、创新链调整专业设置,形成特色专业集群。通过改造传统专业、设立复合型新专业、建立课程超市等方式,大幅度提高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比重。

2.提高本科生生源质量。以招生模式改革进一步推动生源质量的提高。推进一般专业宽口径招生,争取特殊类型招生政策,逐步实行大类招生后分流的招生模式。进一步密切与省内外示范中学的联系,建设一批生源稳定的优质生源基地。与示范性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开展“3+2”一体化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

3.实施人才培养专项计划。选拔优秀学生,组建学科大类的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和各类人才培养实验班,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培养管用实用的高技能人才、创新人才和拔尖人才。突出实践应用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适应拔尖人才成长的培养模式和管理模式,带动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4.深化学分制改革。推进选课制和弹性学制,切实增加学生对专业、课程、教师、修业年限等的选择自主权。增加课程数量,建设课程中心,年度开设门数达到2000门,探索小学期和小学分课程,科学设定选修课学分占毕业学分要求的比重。

5.重构课程体系。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整合专业基础课、主干课、核心课、专业技能应用和实验实践课,大力压缩课程,专注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将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有机结合。把企业技术革新项目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全面推行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将现代信息技术全面融入教学改革,推动信息化教学、虚拟现实技术、数字仿真实验、在线知识支持、在线教学监测等广泛应用,通过校校合作、校企合作联合开发一批慕课(MOOC)和在线开放课程。

6.改革教学模式和方式。扩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合作式、参与式教学,逐步扩大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和课程的权利。加快信息技术推动教育创新步伐,从服务课堂学习、教育教学拓展为支撑网络化的泛在学习和服务育人全过程。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差异和个性特点,挖掘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建立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质量标准、内控体系和评估制度,探索促进学生有效发展的评价方法。

7.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按照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路径和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要求,根据生产、服务的真实技术和流程构建知识教育体系、技术技能训练体系和实验实训实习环境。加强对接行业企业生产一线实际的实践教学资源建设。统筹各类实践教学资源,构建功能集约、资源共享、开放充分、运作高效的专业类或跨专业类实验教学平台。引进企业科研、生产基地,建立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大型实验实训实习中心。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两种教育环境、教育资源,建立实习实训的长效机制,实训实习课时占专业总课时30%以上,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实训实习时间累计达到一年。

8.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优化教学质量监控组织体系,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方法与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将网络技术引入教学质量控制环节,实现对教学活动的动态评价和调控。强化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的监控和信息运用以及学院层面的质量监控,完善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持续发布本科教学质量、毕业生就业质量、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二、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1.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调整研究生收费方式,完善奖助体系,建立覆盖全日制研究生的奖助学金体系。加大优势学科的宣传力度,加强与其他高校特别是省域内二本院校的合作,积极拓展优质生源。强化与基础教育一线、企事业单位的办学合作,争取政策性招生计划的支持。

2.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根据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不同特点,建立和完善与其相适应的培养体系,分类培养,协调发展;进一步明晰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新建3-5个研究生工作站,积极探索双()导师联合招生和指导制度,加强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创新人才和工程型应用人才的培养。

3.深化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以提高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为核心,整合优质资源,拓宽学术视野,激励学术创新,深化培养机制改革,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通过多种形式的学术组织和活动,浓郁研究生创新氛围,激发研究生的学术热情和创新能力。

4.完善学位与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更新研究生教育质量观念,确立多元质量观。完善学校、培养单位和导师三级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强化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和各学位分会在质量定义、条件保障、监督评价和政策改进方面的学术权力。实行定期与不定期的全面评估和专项评估。严处学术不端行为,培育优良学风。

三、打造教师教育品牌

1.深入推进师范生培养工作。落实国家、省教师教育改革和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整合学校优势学科资源,进一步优化师范生培养方案,着力培养学生的师德品质、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为国家培养大批高素质教师。

2.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整合学科教学论教师资源和教师教育研究发展中心,组建教师教育学院,加强教师教育改革研究和教学研究。面向多类型教师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建设教师教育模块化课程体系。完善“2.5+1.5”“4+X”教师教育模式,逐步建立本科师范生、教育硕士、教育博士三级连贯的培养体系,进一步强化教师教育的特色和品牌。

3.加强教师教育网络资源建设。推动教师职前教育、学历提升、职后培训一体化的网络资源平台建设。组建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强化农村教育发展研究,并协同建设教师教育智慧云服务平台。参与“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工作,逐步实现教师教育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和学分互认。

4.推进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整合理科、工科优质资源,协同区域职教联盟,组建职业教育学院,实施“卓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计划,培养卓越的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和高素质的职业教育管理者。

5.加强直属附校建设。加强附属高中建设,实现教学研究、教学实践、资源拓展等的深度融合。通过嫁接优质学校,引入社会资本,合作建立附属初中、小学,扩充直属幼儿园。注重发挥直属附校在教育改革与研究实验基地、学生实习实践基地、解决教职工子女入学等方面的作用。

四、完善成人与网络教育体系

1.保持培养规模持续稳步增长。到“十三五”末,使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在籍学生保持在8000人左右;加快发展网络教育,在籍学生达到20000人。

2.推进成人与网络教育模式改革。大力发展促进先进技术应用、形式多样、贴近需求的继续教育,实现成人教育与网络教育的有机统一。主动承接国培和地方继续教育任务,加强与行业和领先企业合作,使学校成为地方政府、行业和企业依赖的继续教育基地。加强成人与网络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3.加强教学资源和终身教育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教学设计,开发一批优质网络课程,推进网络教学资源的校内共享。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全方位、全过程、立交桥式的学生支持服务体系,提升面向社会和学生的终身教育服务水平。

五、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水平

1.拓宽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渠道。牢固树立开放办学思路,扩大具有海外学习经历学生比例,选建高端海外人才培养基地。扩大留学生教育规模,建立留学生与本国学生之间的课程互选机制。拓展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探索国际联合的人才培养途径,拓展国际联合学位、双学位的人才培养渠道。

2.完善国际化支持服务体系。完善国际化办学机构设置,规范办学行为。营造国际化校园氛围,加强面向留学生的校园文化建设。建设一批面向留学生的英文专业和课程。改善留学生学习生活条件,完善优秀学生资助体系。加大引智力度。加强优秀学术成果海外推介。

3.丰富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提升现有孔子学院(课堂)等合作平台的办学水平,新建1所孔子学院和若干个孔子课堂。建设好北爱尔兰研究中心。积极与国际知名大学及研究机构合作建设集合作研究和联合培养为一体的高端合作平台,深化项目合作。

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1.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加强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创新教育教学方式,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学生头脑,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学术道德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理论学习、形势政策教育和主题教育活动。

2.加强美育和身心健康教育。坚持学风建设常抓不懈,促进各学院抓出亮点、抓出特色、抓出成效。发挥学科资源优势,积极开展人文、艺术教育,提升美育成效。提高公共体育教学的实效性和趣味性,开展“体质健康达标争优活动”,营建浓郁的大学体育文化。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完善新生心理测查制度和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

3.拓宽社会实践渠道。以就业创业为导向,拓展支教、“三下乡”、志愿服务、挂职锻炼等社会服务内容和方式,扩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覆盖面和活动影响。

4.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探索建立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有效机制。组建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实施弹性学制,支持学生休学创业,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强化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与企业合作建立创业投资天使基金,为学生初创企业提供创客空间、天使投资、商业计划等孵化增值服务。利用“互联网+”,鼓励学生通过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实现成功创业。

第五章 强化应用 以提升创新能力驱动科学研究

面向区域发展实践需求和科学前沿,有组织地开展协同攻关,引领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高科技贡献能力。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和建设,积极推进文化创新,促进社会进步。加强科研平台基地建设,完善科研支撑条件。加大科研成果培育力度,创新科研管理制度,提升科研服务水平。在保持科研项目和成果数量持续增长的基础上,大幅增加有重要影响的标志性成果。

到“十三五”末,国家级“三大奖”实现突破,省部级科技奖项达到30项以上,国家级纵向科研项目累计达80项,年均科研经费达到5000万元,建设3-5支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在湖北省属高校中处于一流水平的创新团队,新增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和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建成2-3个在服务区域战略决策上有重大影响力的高级智库。

一、加强科研支撑条件建设

1.加强学术领军人物和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培育和引进一批在国内占据学术高地的领军人物,围绕领军人物建设若干科研创新团队。吸纳企业优秀技术人才参与,组建以项目为载体的优秀科研创新团队,培养一批中青年科研骨干。

2.完善科研人才发展机制。建立以科研能力和成果效用等为导向的科研人才评价标准,鼓励学校教师和企事业创新人才双向交流。探索实施科研关键岗位和科研项目负责人公开招聘制度。

3.加强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和学术信息建设。协同地方和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组建大型仪器设备中心,坚持以应用为主线、功能为划分、大型仪器设备为核心,建设科学实验条件平台。通过购买和自主建设,为教师开展科学研究提供丰富学术信息资源。支持学报创建中文核心期刊,增设教育科学版。

二、加强科研平台基地建设

1.加强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基地建设。加强三级重点实验室体系建设。推进重点实验室和重点研究基地管理体制改革,提高产出效益。支持各学院对接行业企业组建研发中心,实现每个应用型专业与2-3个经济实体的深度合作,

2.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平台。探索高校与社会结合的新机制,搭建一批面向区域重大需求的高端研究平台。鼓励研究成果向政策咨询、社会普及和产业的转化与应用,新建一批面向社会开放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享平台、科研成果转化交易平台和校地校企合作研发中心与服务平台。组建黄石发展研究院,服务地方战略决策。筹建大学科技园,提高自主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

3.建设跨学科科研平台。围绕学科建设需要,成立跨学科交叉研究院,大力推进跨学科研究,促进跨学科重大选题和跨学科学术共同体的形成,培育综合交叉性创新成果。

三、加大高水平成果培育力度

1.完善科研工作发展和绩效评价机制。构建适应学校发展的科研工作体制机制,健全促进“大项目、大团队、大成果、大平台、高水平论文、专利”产出的保障体系。支持科研人员做优新兴领域、做强优势领域、做精特色领域,探索先进技术辐射和产业化的途径,开展技术推广应用服务、成果转化和决策咨询,构建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科研模式。建立以科研成果创造性、应用性以及科研对人才培养贡献度为导向的评价激励机制,教学科研相互促进,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人才培养。

2.建立联合攻关的组织机制。主动适应区域科技发展战略重点布局和产业发展需求,加强系统规划,有组织地推动跨学院联合协作,整合优势学科资源,提升争取重大项目的能力。支持科研人员承担重大横向应用研究,通过技术指导、转让或入股等方式与企业深度合作,培育和发展产业项目。加强与省档案局深度合作,抓好汉冶萍档案编研出版。

3.加强科研成果的集成和转化。坚持对重大、重点项目实施全程的成果跟踪管理服务。加强科研成果集成的校内统筹,鼓励联合申报,突出整体优势,冲击重大科技奖励和人文社科奖励。支持科技成果辐射扩散和产业化,提升行业企业技术水平,发展新业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第六章 整体推进 以高层次人才带动队伍建设

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学校第一资源的思想,按照“创新体制、理顺机制,优化结构、提升质量,集中力量、服务中心”的工作思路,以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为重点,为各级各类人员的成长提供更完善的专业发展支持,创设吸引英才、鼓励创新、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发展环境,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形成一支支撑学校事业发展需要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到“十三五”末,专任教师稳定在1200人左右的规模,博士比达到35%,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到55%,应用型专业“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达到40%,国家级人才计划实现突破,引进和培育湖北省“百人计划”3-5人、“楚天学者”30人、“磁湖学者”20人、省级以上教学团队、创新团队10-15个、省级以上教学名师3-5人,队伍结构不断优化,高层次人才聚集、人才梯队合理,队伍质量整体提升。

一、优化队伍结构

1.继续提高各类人员的学历层次。支持青年教师外出读博深造,通过与国外高校建立联合培养博士项目,促进青年教师学历层次和学术水平提升。专任教师中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35%,省级重点学科团队中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60%45岁以下教师博士学位比例达50%以上。

2.着力优化教师的学缘、年龄结构。拓宽师资来源渠道,实现教师学缘结构更优化,将学缘相近度控制在10%左右。进一步提高具有海外(境外)教育背景的专任教师比例。职称评聘向中青年教师倾斜,增加45岁以下教授及35岁以下副教授数量,提高二三级岗位中青年教师比例。

3.扩大“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深入实施“一联两进”工程(一院联一县、百师进百校、百人进百企)和“三优三进”工程(优秀中小学教师、优秀工程师、优秀技师参与学院管理、参与人才培养、参与科学研究),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事业接受培训、挂职和实践锻炼,引进优秀管理人员、中小学名师、企业技术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提高“双师双能型”(兼具教师、工程师资格和教学能力、工程实践能力)教师比例。

二、提高队伍质量

1.加强高层次人才建设。搭建平台,完善政策,“一人一议”,针对性地从国内外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吸引顶尖人才。有重点地在本校教师中培养一批学术骨干和教学名师。动态开展省校两级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遴选、管理和考评。

2.加强高水平团队建设。组建以高层次人才为首席专家、由中青年优秀人才和团队助理组成的20个左右高层次人才团队。全面探索以团队为单位的队伍组织模式和管理模式。在若干优势学科成建制地引进高水平创新团队。

3.加强教师境外研修。扩大教师出境进修学习、研究访问的规模,适时将境外研修经历作为教师高级职务晋升的必备条件,使具有半年以上境外研修经历的教师比例达到8%

4.加大教师培养力度。成立教师发展中心,推动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改革,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帮助教师提高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实施优秀青年教师支持计划,设立“磁湖学子”优秀青年教师特聘岗位,重点支持60名青年教师。

5.加强管理和支撑队伍建设。严格控制管理和工勤人员规模,建立岗位轮转制度,实施全员培训计划,完善职业发展激励机制。完善教学科研支撑人员的评价标准,设立教学科研支撑特殊岗位。

三、创新队伍建设制度

1.深化人员聘用制度改革。完善编制管理,提高人才资源使用效益。逐步在教学科研岗位系列实行教学、研究岗位分类聘用管理模式。实施针对高层次人才和特殊人才的项目聘用、协议聘用等体制外的灵活聘用方式。鼓励学院自主聘用各级各类人才,完善聘用制度,健全人员淘汰制度。

2.深化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建立适应不同学科特点的学术评价指标,完善分类评价制度。完善数量与质量相结合,突出优质、鼓励创新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学院为主导的年度考核机制,逐步扩大学院考核评价工作权限,建立以团队、学科为单位的评价机制。

3.深化激励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完善重大贡献和突出业绩奖励制度。探索校内分配体制改革,尝试实施学校宏观调控、保障基础,学院有限自主分配的薪酬管理机制。加大投入,建立校内薪酬的持续增长机制。

第七章 强化服务 以扩大供给完善发展条件

完善校园建设,努力拓展办学空间,改善办学条件。开源与节流并举,拓宽筹资渠道,完善财经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强数字资源建设,深化教学科研和管理应用。深化后勤改革,着力提高服务水平。

到“十三五”末,力争完成规划红线内土地划转,争取新建教学科研设施8万平方米,规划建设好黄金山校区,年度总收入达到6.5亿元,五年社会捐助总额达到5000万元。智慧校园和绿色校园建设走在省属院校前列。

一、大力拓展办学空间

1.力争完成规划红线内土地的划转。力争完成规划红线内黄石电厂和湖北理工学院用地的划拨工作。

2.完善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各校区功能布局,科学规划黄金山校区的功能定位,确定规划方案,稳步推进建设。完成校园道路、地下管廊、体育运动设施等基础设施改造建设。力争入围国家“十三五”时期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项目,利用中央资金完成大数据与自动化实训中心、资源环境应用技术工程大楼5万平方米实习实验实训设施建设,力争启动数字化图书馆、美术大楼、多功能体育训练馆建设。

3.改善教职工住房条件。争取相关政策,充分利用老化校及规划红线内的电厂用地,加强与开发商合作,探索“定向开发”等模式,统一规划和建设一定规模的教职工住宅。

二、提升资源筹措能力

1.完善学校筹资体制。建立以学校发展为主导、以学院为主体的两级筹资管理体制,完善竞争激励机制。

2.加大资金筹措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支持,吸引社会资源,拓宽筹资渠道,努力实现学校收入持续增长。

3.加强教育发展基金会工作。探索建立师范生培养基金、应用型人才培养基金、教师奖励资助基金、基础设施建设基金等各类融资募捐平台,争取社会各界和知名基金会的实质性支持。

三、完善财经管理制度

1.深化财经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集中核算”的财务管理体制,强化学校宏观调控能力,尝试权责相匹配的财权下放,完善和落实多层次的经济责任体系。

2.强化预算管理。逐步建立以任务需求和建设效益为导向的资金投入机制。建立科学化预算管理机制,加强校级预算对重大财政专项的统筹,强化预算权威,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1.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健全“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定标使用、超标收费、分级负责、效益评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努力实现国有资产效益最大化。加强对学校品牌和无形资产的保护。

2.加强公有产权房和仪器设备管理。引入市场机制,合理分摊公用设施的运行成本,建立有偿使用的成本分担机制。

五、推进智慧校园建设

1.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拓宽校园网出口带宽。整合新一代互联网和无线网络技术,及时升级校园网络。建设基于云服务的大型IDC数据中心、高性能科学计算中心和校园计算网格。加强学校网站集群和网上信息安全平台建设,提高校园网可控、可管及安全性。

2.推进数字化校园应用。建设校务数据库,实现校务数据的交换与共享,为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建设智能校园一卡通。整合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基于云服务的网络化泛在学习平台,努力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建设科研数据与学术信息共享平台、信息化教学资源制作平台,推进档案数字化。

3.建设智能化数字图书馆。加强智能化数字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和图书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图书文献信息资源、特别是学科特色文献资源的建设,建立新一代图书文献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和管理体系。

六、提升后勤保障服务水平

1.深化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对接市场需求,进一步理顺后勤内部管理体制。深化后勤人事制度改革,设立后勤核心岗位,完善后勤用工制度。规范后勤财务派出制度。

2.提升后勤保障服务能力。进一步改善学生住宿条件和师生就餐环境。提升公共物业服务专业化水平。推进数字化后勤管理平台建设,优化配置后勤资源。科学规划水、电平衡调度与增容工作。实施校园环境综合治理和绿化美化工程,建设美丽湖师大。

3.建设绿色校园。完成能源监管平台建设,实现水管控到楼,电管控到室。完善水电定额、超额收费和分级核算的能源管理机制。推进再生能源、新能源的利用。加强校园植被、绿化管理,保护开发校园绿色环境。

七、深化产业体制改革

1.拓展产业发展市场。积极组建经营实体,完善治理结构,重点开发科技产业、教育培训产业、教育服务产业,积极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建设,提高产业发展效益。

2.拓展基础教育资源优质服务。加强对学校教育品牌等无形资产的管理,扩大并规范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办学合作,实施市场化运营,提升基础教育合作办学的质量和声誉。

第八章 继承创新 以改革精神探索现代大学制度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神,依法自主办学,坚持改革创新,大胆突破体制性障碍,努力破解发展难题。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学校运行机制,扩大社会参与,下移管理重心,强化民主监督,推进精准管理,激发学校内部创新活力和师生员工的积极性。

到“十三五”末,建立支撑学校科学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优化治理结构,基本形成以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核心、以大学章程为基础、以学术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理事会为支撑的现代大学制度。

一、改革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1.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党政协调机制。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要求,充分体现党委集体领导。进一步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切实贯彻校长依法独立负责学校行政运转的职能。进一步明晰党委和校长的工作职责,界定党政议事范围,完善党委会(常委会)、校长办公会等议事规则,加强重大决策中咨询环节的工作力度。以大学章程为总纲,规范和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2.尊重学术自由,加强民主管理,保障学术权力。完善学术委员会章程,明确学术委员会等学术组织的职权范围、议事范围和规则,保障学术权力正常行使。尊重和发挥校学术委员会为主体的学术组织架构的权利,发挥其他学术机构和组织对学院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咨询、审议职能。扩大教授在学校各项管理事务中的参与权与话语权。

3.完善校院两级管理模式。尊重教学和学科发展规律,按照“学科支撑、资源集约、运行高效”的原则,调整学院和研究机构设置。继续下移管理重心,调适和健全校院运行机制,实施全成本核算,激活学院办学活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4.探索构建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探索应用型二级学院建立有行业和用人单位参与的理事会(董事会)制度、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度,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专业课程、聘用兼职教师和统筹管理学院经费。建设5-8所对接行业、服务产业的校企合作的混合所有制学院。引导和推动部分学院进行“试点学院”综合改革,在招生制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师选聘考核制度改革及完善治理结构等方面先行先试。

5.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执行机制。完善机构设置,理顺关系,加强归口管理,实现管理执行系统的科学协调运转。规范和完善学校各项工作运行机制和流程,健全人员岗位聘任和管理制度、干部选拔任免制度、学术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校院两级管理制度、问责制、信息公开制度等。

6.建立和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加强信息公开和过程管理,促进民主监督。加强纪检、监察和信访工作,通过强化过程监督与目标监督相结合,提高执行效力。充分发挥教代会、党代会、工会、学生会、团代会、女工委等组织的作用,保障其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的权利,切实发挥积极作用。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创造有利环境,推进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构建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为特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健全与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师范生协同培养新机制。根据真实生产、服务的技术和流程,构建非师范应用型专业知识体系、技术技能体系和实验实习实训环境。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

2.完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科和专业评价标准以及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分类考核,动态绩效评估。改革与完善教育质量评价和监督体系,建立科学、多样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加强学科专业特色、竞争力及育人效益的综合评价,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完善科学研究体制机制

1.创新科研组织形式。探索建立有利于学科交叉、资源整合、大团队攻坚、标志性成果产出的科研组织形式、管理机制并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鼓励应用技术研究和学术组织的建立和活动,强化与行业企业的协作。

2.完善科研评价体系。健全促进“大项目、大团队、大成果、大平台、高水平论文、专利”产出的保障体系,建立以科研成果创造性、应用性以及科研对人才培养贡献度为导向的评价激励机制,建立有利于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开展科研创新活动、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运行机制。

3.优化学术生态。遵循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诚信,遵循学术准则,尊重和保护他人知识产权等合法权益。建设集教育、预防、监督、惩治于一体的学术诚信体系,完善学术不端行为预防与处理的规则与程序。推动形成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不骄不躁、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

四、健全人事制度

1.改革人员选聘制度。探索“学术人才特区”模式,创建开放、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加强学校的统筹力度,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科研、生活提供良好环境。探索建立以目标任务为驱动的教师岗位聘任制度,完善聘用管理机制,分类制定评价标准和晋升机制。推行职员制,加强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各级职员的工作评价机制和职级晋升办法。建立人员分流机制,保持3%左右的特设岗位,设立学校关键岗位和重大项目负责人的选聘制度。

2.改革考核评价监督机制。大力营造“崇尚贡献、崇尚人才、崇尚学术、崇尚改革”的舆论氛围。强化岗位绩效考核监督,人才引进、职称评审、岗位聘用、绩效工资发放等管理责权下沉学院,学校严控准入条件、强化绩效考核,加强岗位监管。引入专业组织和第三方的考核评价,强化考评结果的使用。

第九章 凝心聚力 以党建创新汇聚发展力量

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意识,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实施党建创新行动计划,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保障师生合法权益,重视民生问题,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到“十三五”末,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取得重大创新成果,师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民主制度不断完善,国家文明单位创建取得突破,师生待遇条件持续改善,风清气正,人心凝聚,校园和谐。

一、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1.加强思想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学校党员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的头脑。注重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实践活动和主题党日活动。增强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教师要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守好政治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对于违反师德规范的,实行“一票否决”。

2.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工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教书育人全过程。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改善思政教师待遇,选聘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和企事业单位专家学者担任思政课兼职教授。着力推进“两室一网”(教室、寝室和网络)建设和管理,严肃课堂讲授政治纪律。

3.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加强校院领导班子建设,施行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加强干部培养、监督和考核。着力强化敢于担当、攻坚克难的用人导向,把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干部用起来,激励干部勇挑重担,促使“能者上、庸者下”。加强干部培训,拓展办学视野,提高管理水平。

4.创新基层党建工作。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推进学校党委、学院党委(党总支)、党支部三级联创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基层党组织校内外共建活动。在部分学院试行党政主职“一肩挑”试点,全面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实行年度工作考核和定期达标检查制度。

5.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健全党内生活制度。加强在高层次人才和骨干教师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实施学生党旗领航计划,大力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和主题党日活动,加大对学生党建活动的指导和支持力度。

6.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坚持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标准,做好辅导员、班主任的选聘配备工作,总体上按1200的比例配备专职辅导员。建立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坚持日常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大力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培养培训工作,积极创造条件,支持辅导员参加挂职锻炼和学习考察等活动。鼓励和支持一批骨干攻读相关学位和业务进修,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鼓励并支持辅导员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践开展科学研究,不断探索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和办法。完善辅导员评优奖励制度,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管理。

7.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责任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深入开展校园廉政文化建设,进一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完善反腐倡廉制度,严格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加强对重点部门和岗位的管理与监督,加大干部离任审计和届中审计力度。强化办信查案工作。

8.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搭建党内多层次、跨学科的学习交流体系。建设网络平台和数字资源,形成党员和积极分子在线学习社区。开展专项党建和思想理论教育课题研究。建立分层分类培训干部制度。

二、强化师生参与学校管理

1.维护师生合法权益。进一步推行信息公开,落实学校重大决策师生听证和公示环节,保障师生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强化师生申诉仲裁委员会功能,完善师生利益表达和申诉、答复机制。

2.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建设和工会工作。更好发挥教职工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充分调动教职工主人翁意识。加强自身智库建设,促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充分发挥老同志作用。发挥工会作用,完善工会职能,创建五星级工会。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工会组织的作用。

3.加强统一战线工作。协助民主党派组织抓好自身建设,支持民主党派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密切与党外知识分子的联系,发挥民主党派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

4.加强校友会工作。建设“校友之家”,完善校友网络,拓展校友与学校的联系渠道,健全校友参与母校建设的机制。加强教育基金管理,办好教育基金会。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1.实施文化建设工程。加强文化建设的统筹协调,落实文化建设规划,提升学校软实力。建设校史馆,发掘学校文化资源,出版文化建设系列丛书。建设人文校园环境,塑造“十大文化景观”,分期建设校史文化长廊和雕塑园。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研究和推广,创建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改善文体活动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师生文体活动,构筑“特色鲜明、多样有序、品格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格局。

2.加强舆论阵地建设。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建设新闻中心,统筹网络新媒体、校报、广播等媒体建设,形成立体化、多层次、多形式的思想宣传新格局。注重特色宣传、典型宣传和改革发展成绩的宣传,提高学校办学声誉。

四、建设平安校园

1.维护校园安全。加强校园网管理,确保信息安全。完成平安校园工程建设,完善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建设省级平安校园。加强校园和周边环境治安综合治理。健全校园安全保障机制。

2.维护校园秩序。建立舆情分析与报告制度,加强舆情引导,畅通意见反馈渠道,及时化解矛盾。完善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妥善处理各种事端。

五、保障和发展民生

1.改善待遇条件。优化发展环境、改善办学条件,积极发展民生,让师生有更多获得感。依据政策确保教职工平均收入稳步增长,同步落实好离退休老同志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改善师生生活环境和医疗卫生、文体活动条件。妥善解决教职工子女入托、入学问题。

2.加大帮扶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业救助、生活救助和医疗救助,精准帮扶困难师生,做到应帮尽帮、该补则补,确保帮扶不遗漏,资助不冒领。深入开展师生健康计划,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六、争取外部支持

1.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通过搭建学术平台、设置特设岗位、举办学术交流、设立合作项目、人才引进等多种形式,加大与一流高校、学科、科研院所、专家学者的学研联系与合作,促进学术交流与发展,服务学科建设,提升学校学术实力。

2.最大限度争取发展资源。重视宏观谋划与创新推进,调适外部环境,加强高位对接,积极向上级、向地方政府争取发展政策、平台、规划、试点、品牌、项目、资金和其他资源要素的有力支持。不断创新合作模式,搭建校地校企交流合作平台,引导和鼓励各学院学科争取行业企业的办学支持。

第十章 求真务实 以提高管理效能保障规划执行

建立落实规划的实施机制,确保规划的执行力。以规划为引领,坚定目标、保持定力,一以贯之、持续用力,厚植发展优势,攻克发展难题,彰显发展业绩。

一、强化组织领导

学校领导班子要统一思想,增强规划的宏观指导、战略管理和执行能力。学校发展规划处负责本规划实施的统筹协调,协同各职能部门制定各项目标任务的分解落实方案,对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和跟踪检查。校直各单位作为规划的实施主体,要加强学校规划与各单位规划之间的衔接与互动,把学校规划的发展目标和建设任务逐年分解到本单位的年度工作计划中,着重体现关键指标的完成。

二、加强督促检查

建立规划实施情况的监测、评估、考核机制。对各单位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年度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到二级单位负责人的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加强规划纲要执行情况的过程监控,在规划实施的中期阶段,对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对规划进行调整需经学校党委常委会批准。

三、确保资源配套

以规划为导向,统筹学校人力资源、空间资源、物质资源、经费资源的配置,确保建设任务的顺利实施。学校财政预算要为规划实施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结合学校未来五年重点建设工程,明确经费主要投入方向。加强重大项目的审计和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广泛宣传动员

利用各种媒介,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规划的宣传,增强全校师生员工对学校未来五年发展思路、奋斗目标、战略任务的认同感,提高对规划的执行意识,有效引导全校师生的参与和监督,举全校之力、集各方之智共同落实好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