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规划根据中共湖北师范大学委员会关于制定“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学校战略意图,制定未来发展目标,明确发展重点任务,是学校开启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新征程的宏伟蓝图,是全体师生员工共同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面临环境
学校迈入新发展阶段,事业发展基础更加坚实,改革创新环境深刻变化,高质量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第一节 “十三五”取得的成就
“十三五”时期,学校成功更名大学,进入湖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办学综合实力日益提升,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为“十四五”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人才培养结出新成果。新增4个专业,获批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门国家级一流课程、44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和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6项“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8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荣获1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学生获国家级、省级奖励886项。新生录取第一志愿率、毕业生就业率等逐年攀升。
学科建设取得新进展。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化学成为省立项建设博士点。现有1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专业学位硕士点、6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9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工作站)。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教育学、数学、化学、中国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光学工程等学科进入省属高校前列。在湖北省重点特色学科绩效评估中,教育学连续3年获评“优秀”等级。
队伍建设富有新成效。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育力度,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具有博士学位、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占比分别为36.7%、46.8%。教师中有“楚天学者”“彩虹学者”“磁湖学者”特聘教授、湖北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省政府专项津贴人员、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123人。管理服务队伍建设扎实推进,整体素质日益增强,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明显提升。
科学研究迈上新台阶。科研项目数量与层级创历史新高,获批国家级项目64项、省部级项目100项,纵向科研到账经费3852.7万元。教师发表学术论文3745篇,专利授权400项。建成湖北省高校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5个,获批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总数达到9个,7项研究成果实现科技成果转化。获省部级科研科技奖励14项、日内瓦国际发明金奖1项,获批数量在省属高等院校中名列前茅。
服务社会展现新作为。开展企业与学校科研团队对接活动,组织博士服务团9人次,选派科技特派员46人次,共建企校研发中心6个,签订产学研用合作协议30余项、横向合作项目536项,到账经费6193.6万元,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达10亿元。获批湖北省委宣传部“理论热点面对面”示范点、阳新县大王镇博士工作站等。开展地方文化研究,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活动,为繁荣和发展地方文化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教师教育迈出新步伐。注重教师教育学科建设,办好师范教育专业,师范专业在校生占比超过50%。化学、思想政治教育等两个专业高质量通过师范类二级认证。完成“国培”“省培”项目79个。新设教师教育学院,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发展,共建湖北省首个“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与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黄石市开展基础教育合作,在湖北省内创建多所附属学校。
国际合作谋求新发展。与国外40多所高校及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在英国北爱尔兰建立一所孔子学院,下设8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课堂)教学点达到160家、注册人数达到22720人。落实教育部“语合中心”国际中文教师及教师志愿者、国家留学基金委、湖北省教育厅等项目,实施海外游学计划,定期推选优秀本科生前往国外著名高校开展游学活动。新增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建有1个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
管理效能获得新提升。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以试点学院为抓手,积极推进财务、人事、资产管理权的下移,不断激发办学主体活力。完成“三定”工作,促进人事管理规范化。实施目标管理考核改革,推进考核结果与绩效分配实质结合。完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管理办法。加强审计与监督,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与绩效评估工作。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处置能力不断提高,治理效能明显提升。
发展保障呈现新水准。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财政支持,大力开拓社会资源,办学经费大幅增长。已完成凤凰山北洞口43.6亩土地收储、电厂灰塘40亩土地租赁工作。大数据与自动化实训中心、资源环境与应用技术工程等基建项目基本完成,已启动研究生公寓、新图书馆、湖北体操学院(训练馆)等一批校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平安校园建设扎实推进,校园环境和办学条件日益改善,师生员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党的建设得到新加强。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突出党的政治建设,强化思想建设,狠抓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扎实推进纪律和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强化巡视成果运用,探索性开展校内巡察工作,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管党治党、办学治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实施党建“三大工程”“三大行动计划”,多个基层组织被评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党建与思政工作被省委教育工委作为两所高校之一推荐到第27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进行经验交流。出色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第二节 “十四五”面临的形势
未来五年,学校事业发展既面临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又面临慢进则退的严峻挑战,必须准确把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准确把握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挑战新使命,准确把握学校自身存在的新问题新矛盾。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量子卫星、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正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人才培养与人力资源争夺成为焦点,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更加紧密,注重能力培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倡导全民终身学习的理念深入人心。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和高质量教育体系。我国教育步入提升质量、优化结构、促进公平的新阶段,但也必须清醒认识到,教育发展仍不平衡不充分,教师队伍建设尚不能满足教育现代化需要,区域、城乡之间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发展尚存在明显差距,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求契合度不高,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待进一步提升。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迈入普及化新阶段,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键在人才,核心在创新,支撑在科技,基础在教育。兴教必先重师,兴国必先强师。近年来,党和国家对教师队伍和教师教育高度重视,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及建设一批高水平、示范性的师范大学等系列文件,为师范院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师范教育和教师教育迎来了“新的春天”。《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关于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若干意见》等强调指出,要发挥师范院校主体作用,培养未来卓越教师;要主动对接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有效激发中西部高等教育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优化高等教育布局、支持中西部省份加快建设一流高等教育。湖北开启“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新征程,构建“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迫切需要高校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湖北教育现代化2035》《黄石教育现代化2035》也对区域高等教育作出了战略新部署,教育强省、科教兴市,高校责无旁贷。
全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要求高校健全立德树人机制、破除“五唯”顽瘴痼疾、优化学科结构、重构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十四五”时期,学校处于机遇叠加期、结构优化期、瓶颈突破期、动能转换期、治理提升期,同时外部环境变化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对标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申请基本条件还存在明显差距,竞争优势不强、特色彰显不够、办学空间不足、院系发展不平衡、治理效能不充分等仍然存在。随着改革发展深入推进,学校如何正确处理规模与质量、结构与效益、发展与安全、改革与民生、扶优扶强与协调共进等关系也摆在了面前。
从总体上看,“十四五”期间,学校事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以发展的坚定性应对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第二章 发展战略与主要目标
“十四五”时期,学校必须树牢指导思想,遵循基本原则,践行办学理念,明确总体战略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为主线,以办好师范教育为第一职责,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内涵式发展为主要路径,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政治保障,加快推进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创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高水平的师范大学。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牢牢掌握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权,突出党的政治建设,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学校事业发展沿着正确办学方向前进。
——坚持以师生为中心。坚持师生主体地位,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始终做到发展为了师生、发展依靠师生、发展成果由师生共享,维护师生根本利益,促进公平正义,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师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切实增强师生员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贯穿学校事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创新导向和绩效导向,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以思想破冰引领改革突围,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办学,坚决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出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调动师生员工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改革举措,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提升治理能力和效能。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研究、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发展和安全,维护和谐稳定。坚持全校上下一盘棋,构建学校发展共同体,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第二节 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
——党建为魂。把抓好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到学校工作各方面。突出党的政治建设,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守立德树人本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围绕中心抓党建,以高质量党的建设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把以学生为本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入学校工作各方面,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学生工作。
——学术为先。突出学科建设龙头地位,建强学科,办好专业,重视学术研究,开展学术交流,提升学术水平。提高探究式教学能力和教学学术水平,促进学术创新与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有机融合,打造学术共同体。充分发挥学术组织的重要治理作用,健全完善学术评价体系。以学术水平助推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
——学者为大。尊重学者,尊重学者的劳动和创造,为学者的学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健全管理体制机制,提升服务质量水平,切实帮助学者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健全激励导向机制,充分调动学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绩效分配向教学、科研关键岗位和有突出贡献学者倾斜。
办学类型定位: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省属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办学层次定位: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体,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留学生教育和继续教育。
学科专业定位:以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为主要学科门类,以师范类专业群为主体,构建与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紧密对接的学科专业体系,形成基础学科有优势、应用学科有特色、交叉学科有突破的学科专业格局。
人才培养定位: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深厚家国情怀、宽厚专业基础、健康身心素质、正确审美观念、良好劳动习惯、终身学习能力、爱教乐教善教的高素质专业化教育师资和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湖北,面向全国,服务基础教育、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发展战略需求。
第三节 战略安排和发展目标
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实现奋斗目标,学校作出了“三步走”分阶段的战略安排:到2025年,力争实现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突破;到2030年,建成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师范大学,在全国师范院校中的综合实力持续提升;到2035年,入选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跻身全国省属师范大学前列。
高擎师范大旗,加快内涵建设,推进高质量发展,明确“特色鲜明、国内一流、高水平的师范大学”奋斗目标,把握“发展和民生”两个重点,坚持“基础教育、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三个面向,践行“党建为魂、学生为本、学术为先、学者为大”四大理念,打造“活力、特色、美丽、开放、幸福”五个湖师,实施“质量立校、学科兴校、人才强校、特色荣校、文化美校、改革活校”六大战略。“十四五”时期,学校紧紧围绕“争博点”“强特色”“创一流”发展任务,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人才培养取得新成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深化,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逐步构建,高水平本科、研究生教育建设迈出新步伐。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显著,招生生源质量和毕业生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师范类专业认证实现全覆盖,教师教育发展开创新局面。
——学科建设实现新突破。突出学科建设龙头地位,构建“一主多级”学科协同发展格局,建强教师教育学科,协同推进基础学科与应用交叉学科建设。学科方向进一步凝练,学科结构不断优化,学科优势逐步彰显。
——科学研究再上新台阶。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积极构建自立自强科技创新体系,开展基础性、应用性研究,服务社会能力明显提升,科技协同创新展现新作为。
——队伍建设迈出新步伐。强化师德师风建设,高端人才引育力度进一步加大,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管理干部能力素质明显提高,专业化创新型人才队伍逐步形成。
——国际合作呈现新面貌。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国际交流合作领域得到拓展,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师生国际交流频次明显增加,开放办学水平显著提升。
——文化建设富有新成果。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时代精神、师范特色的大学文化氛围日益浓厚,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全国文明校园创建成功。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统筹发展和民生,“造血”功能不断增强,教职员工收入增长和办学经费增长基本同步,民生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师生员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增强。
——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推进依法治校进程,现代大学制度不断健全,内部治理体系日臻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不断优化,管理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治理能力达到新高度。
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主要指标
类 别 | 指标名称 | 2020年 | 2025年 | 属 性 |
办学 规模 | 全日制本科生(人) | 17182 | 22000 | 预期性 |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人) | 999 | 2000 | 预期性 | |
留学生(人) | 71 | 300 | 预期性 | |
人才 培养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个) | 4 | 8 | 预期性 |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项) | — | 1 | 约束性 | |
国家一流课程(门) | 4 | 9 | 预期性 |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个) | 26 | 31 | 预期性 | |
省级一流课程(门) | 4 | 14 | 预期性 | |
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 12 | 16 | 预期性 | |
省级教学成果奖(项) | 11 | 12* | 约束性 | |
省级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个) | — | 3 | 预期性 | |
省级及以上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个) | 382 | 430* | 预期性 | |
学生就业率(%) | 93% | 95% | 预期性 | |
毕业生创业率(%) | 0.89% | 1.05% | 预期性 | |
学科 建设 | 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个) | — | 2* | 约束性 |
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个) | — | 1* | 约束性 | |
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个) | 11 | 16 | 预期性 | |
专业硕士学位类别(个) | 7 | 17 | 预期性 | |
省级优势学科群(个) | 2 | 3 | 预期性 | |
进入国内学科排名前60%的学科 | — | 3 | 预期性 | |
进入省内学科排名前30%的学科 | 6 | 10 | 约束性 | |
师资 队伍 | 专任教师总量(人) | 1122 | 1480 | 预期性 |
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比(%) | 46.8 | 55 | 预期性 | |
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占比(%) | 36.7 | 45 | 约束性 | |
国家人才计划人选(名) | — | 6 | 预期性 | |
楚天学者(人) | 21 | 50 | 预期性 | |
省级教学名师(人) | 4 | 8 | 预期性 | |
省级以上创新团队(个) | 14 | 18 | 预期性 | |
担任校外博士生导师(人) | 3 | 10 | 约束性 | |
科学 研究 | 师均年科研经费(万元) | 3.3 | 10 | 约束性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 | 43 | 120 | 约束性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 | 21 | 70 | 约束性 | |
省部级科研项目(项) | 130 | 280 | 预期性 | |
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创新平台(个) | 9 | 12 | 预期性 | |
省部级以上科研奖项(个) | 14 | 40* | 约束性 | |
高校新型智库(个) | 4 | 15 | 预期性 | |
企校研发中心(个) | 6 | 16 | 预期性 | |
发明专利授权(项) | 44 | 60* | 预期性 | |
科技成果转移或转化(项) | 7 | 15* | 预期性 | |
办学 条件 | 生均经费收入(万元) | 2.9 | 4 | 约束性 |
新增教学科研行政用房(万平方米) | 3.9753 | 10* | 预期性 | |
新增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亿元) | 1.26 | 1.5* | 预期性 |
注:①*标记为新增值,其余为状态值;②师均年科研经费=科研经费总量÷专任教师;③生均经费=学校经费总收入÷全日制在校生数。
第三章 实施高原造峰计划 构建学科发展新格局
坚持学科建设龙头地位,实施学科兴校战略,瞄准学科前沿,凝练学科方向,突出学科优势与特色,建强教师教育学科,办优师范教育学科群,大力发展应用交叉学科,积极构建“一主多级”协同发展格局,努力打造学科高原高峰。
第一节 增列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实施学科建设规划,落实博士点立项建设方案,对标博士点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申请基本条件,分年度细化学科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办学条件保障等主要指标任务,统一思想认识,坚定必胜信念,保持战略定力,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专班,注重统筹协调,明确责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全力推进,补齐短板,强化弱项,切实抓好落实,打好总体战、攻坚战,争取多方支持,力争实现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突破。
第二节 突出重点学科建设
明确学科发展思路,突出学科发展重点,围绕国内一流学科建设与省内博士点设置错位发展的需求,遴选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教育事业发展亟需的学科作为建设重点,深入实施“教育学学科振兴工程”。围绕重点学科建设需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引育高端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大力推进学科团队建设。整合学科资源,集中精力建设特色和优势学科,打造学科高峰。加强与华中科技大学等重点高校、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开展学科建设与协同创新育人。
第三节 振兴传统基础学科
遵循守正创新、价值引领、分类推进的原则,以人文社科、理科等基础学科为支撑,促进基础学科之间的理论互鉴和知识交融,文史哲学科促人修身铸魂、经管法助力社会治理、教育学培元育才、艺术学美育化人。基础学科实现国内一流学科、省级重点(培育)学科、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全覆盖,在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等学科平台建设上有新突破,基础学科领军人物、人才队伍形成集聚优势,基础学科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整体实力迈上新台阶。
第四节 培植应用交叉学科
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学科调整优化和交叉融合。以大力发展应用交叉学科作为调整学科布局和优化学科结构的重要抓手,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加强基础学科培养能力,打破学科专业壁垒,鼓励理工科与人文社会科学交叉融合,推动深度融通,实现革故鼎新。设立跨教学科研单位、跨学科的交叉学科平台,在新材料、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生命健康、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大数据、现代物流、跨境电商、文化创意等交叉学科领域培植新的学科生长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催生重要原创性成果。
第五节 打造优势特色学科群
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按照突出重点、凝练特色、择优扶强的建设思路,组建以骨干学科、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交叉融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层次明晰的优势特色学科群。积极构建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专业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和管理体系,并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其中。加强优质学科资源和创新团队建设,服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切实增强学科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为创建高水平师范大学提供有力支撑。
第六节 完善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机制
围绕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和学校改革发展目标,积极构建以教师教育学科为主,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学科协同发展新格局。根据学校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侧状态,增强学科设置针对性,健全学术学位硕士点与专业学位硕士点协调发展的学位授权体系。完善硕士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机制,坚持需求导向和质量导向,优化学位点布局结构,积极申报增列专业学位类别,稳步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
第七节 健全学科组织管理体制
创新学科组织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学校、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办、教学科研单位分工协作、各负其责的学科管理体制。坚持目标导向和绩效导向,改进学科评估,科学设置标准,突出学科特色、质量和贡献,强化动态监测,形成激励约束,建立资源弹性投入的学科建设机制。完善有利于发挥学科组织和教师创造性的公开、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机制。开展协同创新,探索适用交叉学科生长和发展的新型研究机构组织和管理模式,建立开放、共享、合作、高效的跨学科管理平台和运行机制。
01重点建设学科 |
突出重点,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建设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化学、数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光学工程等学科,力争更多学科进入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
02培育交叉学科 |
面向市场,对接产业,服务社会,以经济管理学、艺术学、应用型文科和与区域产业结合度较高的工科类学科作为重点,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增强学科发展潜力。 |
03打造特色学科群 |
整合资源,集聚力量,抱团发展,在现有一级学科中,按照学科属性和关联度打造2-3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 |
04申博增点 |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年度指标,采取有效措施,力争教育学和1-2个其它学科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点,新增5个左右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10个左右专业硕士学位类别。 |
第四章 实施模式创新计划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坚持把以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实施质量立校战略,突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
第一节 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在“六个方面”下功夫,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强化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功能,大力推进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落实本科教育基础地位,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一流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把握“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的工作主线,完善高素质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和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完善教育教学条件保障体系,统筹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
第二节 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
落实“新时代高教40条”、“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双万”计划等,建设一流本科、建好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加大传统专业改造升级力度,强化专业内涵建设,推进新文科建设。深化产教融合,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扶持新型交叉应用型专业,推进理工科专业转型升级。建立本科专业评价标准和评估机制,实施本科专业动态调整,持续推进大类招生培养,突出培养专业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完善学分标准体系,严格学分质量要求,建立学业预警、淘汰机制,支持学生辅修其他本科专业和攻读第二学士学位。实施专业建设“一院一品”,每个学院建设不少于一个品牌特色专业。结合“国标”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全面铺开各类专业认证工作。
第三节 科学设计课程教学体系
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创新,突出创新能力培养,抓好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注重不同培养阶段课程和教学的一体化设计。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发挥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教学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研究制定微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结业证书授予与学分管理办法,构建微专业特色教育体系,打造微专业优质教学团队,开设融合线上、线下跨专业核心课程、实践课程为一体的特色课程,形成跨专业特色资源库,推动一流课程资源和“金课”、名师、团队建设。针对研究生就业创业课程,构建“专题+讲座+团队”模块式课程体系;注重研究生工作站建设,探索“学校+基地+专业实践”的课程开发模式。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开放共享。
第四节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严格落实“课堂讲授有纪律”要求,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将课程思政贯穿于课堂教学、教学研讨、实习实训、作业论文各环节,确保课堂教学质量。探索智能教学新形态,推动课堂教学革命,普及互动式、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式教学模式,运用“互联网+”技术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智能教学环境,建设示范课堂“一院一基地”,打造精品示范课堂。把承担额定的课堂教学任务作为教师职称晋升的必要条件,提高教学业绩和教学研究在职称评审中的比重。落实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并明确教授承担教学最低课时要求。落实青年教师导师制,培育中青年教学骨干。
第五节 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
以服务需求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类型结构,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稳步发展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建立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的育人机制,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推动研究生培养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聚焦数理化、文史哲等基础学科,加强知识创新能力培养,深化科学研究训练,强化原始创新和实践能力。完善质量控制与保证制度,抓住课程学习、实习实践、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论文评阅与答辩、学位评定等关键环节,落实全过程管理责任,细化导师、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委员会权责,构建多维分类的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进行诊断式评估。
第六节 强化创新创业教育
充分挖掘和不断充实各类课程、各个环节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大力推进创新创业协同育人。建强创业教育硕士点,办好创业教育第二学士学位。加强学生实习实训平台基地建设,每个专业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整合校内外资源,持续推进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建设。大力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产出,精选优质团队参与各级“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深入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对接“环湖科创园”,与职业技术学校、校外企业等共建创新创业基地。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提高毕业生就业创业质量。大力实施“我选湖北、留在黄石”就业创业计划。切实做好大学生征兵工作。
第七节 协调发展继续教育
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适度扩大成人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日制助学班规模,积极推进非学历继续教育。统筹学校现有办学资源,依托学校办学特色与优势,调整继续教育的功能布局,面向社会服务和市场需求,加强与行业和企业的深度合作,打造继续教育教学与培训基地。加强教学设计,优化课程设置,开发优质网络课程,推进网络教学资源共享,探索交互式远程教学和管理机制。构建线上线下、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相融合的继续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打造继续教育人才培养品牌,服务于学习型社会构建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
第八节 健全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
注重立德树人成效评价,强化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建设,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新进展。严格教学过程管理,健全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开放综合、多功能教学质量监控信息化平台,实施系统监控和信息化处理。强化监控结果运用,将教学质量评价信息和质量监控结果作为教学单位教学经费投入、招生计划调整等的依据。完善教材编写、修订、审查、选用、退出机制和质量监测评价机制,充分发挥教材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健全教学督导机制,充分发挥教学督导委员会的作用,切实提高督导的权威性和实效性。建立更加科学公正的考试评价制度和毕业、学位评定审核制度。落实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制度。
专栏2: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项目 |
01“学分银行”建设 |
探索并试行“学分银行”,科学合理设置学分总量和课程数量,开展不同类型学习成果认定、积累与转换。 |
02科研反哺教学 |
重教学强科研,“双轮”驱动,相互促进,增强科研育人功能。制定实施方案,采取务实举措,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运用于教学实际。加强对学生科研活动的指导,科研平台(基地)开放共享,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以高水平科研不断提升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 |
03专业建设 |
打破学科专业壁垒,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布局,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实施一流专业建设,力争建成8个以上国家级、31个以上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2个工程教育专业通过国家级认证。 |
04课程思政建设 |
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程群,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纳入师范生培养的必修课程;深度挖掘所有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重点建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200项;大力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建好湖北省示范思政课教学基地,争创省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
05“体美劳”教育课程建设 |
贯彻落实教育主管部门相关文件精神,开齐开足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课程,科学设置课程学时学分和制定课程考核标准。 |
06混合式课程建设 |
每个学院建设一批优质课程,运用“雨课堂”“超星泛雅”“智慧树”等,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校级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覆盖率达到60%以上。 |
07质量文化建设 |
将质量意识、标准、评价、管理等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内化为师生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落实湖北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年专项行动计划和研究生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 |
08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 |
加强组织领导,对标对表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指标体系,制定方案,明确责任,扎实推进,狠抓落实,确保顺利通过。 |
第五章 实施高峰攀登计划 实现科研提质增效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强化基础性研究,拓展应用性研究,深挖社会服务潜能,力推科研成果转化,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
第一节 建设高水平创新团队
树牢“学科领军人物+创新团队”建设理念,遵循“统筹规划、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协同发展、带动整体”发展原则,以项目为载体,重点打造高峰学科国家级高水平创新团队。试行设立科研岗位,建立专职科研队伍,以领军人物为主导,以科研创新人才为主力,打造科研创新团队集群。创新青年科研人才培养模式,打造科研工作的中坚力量。深入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汇聚多学科科研力量,形成学科协同创新发展的新局面,组建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团队。规范管理省级创新团队,晋级淘汰校级创新团队,产出标志性成果,提升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第二节 创建高层次科研平台
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尤其是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以一流学科建设为依托,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创新管理模式,建强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人文社科基地、企校研发中心等平台,扩面增点提质,力争创建国家级科研平台。发挥重点科研平台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产出高质量和原创新性研究成果等方面的引领作用。统筹资源配置、加大支持力度,加快人文社科基地、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其他平台的提档升级。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聚焦产业需要,面向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与龙头企业共建关键技术研发平台和省级技术创新中心,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第三节 培育重大科研项目
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瞄准国家和行业重大需求,开展前沿领域和尖端技术创新,探索建立重大项目培育体系。精准组织培育申报大项目,鼓励交叉学科融合创新,实施国家级、省部级重大项目培育引导计划,加大基础研究支持力度,完善竞争激励机制,力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项目、高等教育研究项目和国家级科研成果奖励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力争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重大项目获批方面再上新台阶。横向科研经费大幅增加,重大项目数量和质量明显提高。
第四节 争获高级别科研奖项
完善重大科研奖项的配套办法,健全培育高水平科研奖项的良性运行机制,大力支持科研人员获取高级别的科研奖项,不断激发教师科研的内生动力。注重科研成果的凝练和集成,鼓励跨学科联合申报,突出优势基础领域研究,重点培育特色应用研究成果,争取获批高级别科研奖项。善于做好成果的梳理和整合,通过实施学术精品计划,提前部署申报省级人文社科奖。积极与省内外知名高校、行业企业联合申报科研奖项,开展合作协同攻关,提升科研成果的竞争力,提高科技奖项的中标率。
第五节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树牢“校兴城兴、城兴校兴”理念,主动对接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大力实施服务黄石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计划”,积极融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强与企业、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围绕产业关键技术、核心工艺和共性问题开展协同创新,加快基础性研究成果向产业技术转化。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和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机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企业生产一线实际需求作为工程技术研究选题的主要来源和主攻方向,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共性问题,加强应用研究开发,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助力科技成果市场化推广。深化产教融合,理顺产学合作体制和机制,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进程。
第六节 打造新型高端智库
注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发挥学科专业优势,面向黄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辐射鄂东南地区,坚持以专家学者为主导,以团队平台为载体,打造富有特色的新型高端智库。注重人工智能领域战略研究,围绕教育、经济、就业、法律、国家安全等重大热点、前瞻性问题开展战略研究,形成高水平新型科技智库。建设高水平研究院(中心),在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推动区域产业转型与升级、传承保护地方传统文化和非遗文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现新问题、提出新建议,为区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第七节 提升科研管理服务水平
创新科研活动组织方式和管理模式,激发科研管理活力,提升科研管理服务水平和质量。以高等学校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办法为蓝本,探索建立科研特区和示范点,充分发挥科研基地平台的功能和作用,试行“揭榜挂帅”和首席负责人制的项目管理模式,深入推进管理重心下移,赋予创新型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学术研究决策权,提高项目执行、设备购置、经费使用的实效性。建设一支高素质、精专业的科研管理队伍,加强对科研活动的科学管理和服务保障,争当“店小二”,为科研人员创造良好创新环境。
专栏3: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创新工程项目 |
01学术创新团队建设 |
加强科研人才队伍梯队建设,创新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设立专项科研基金,积极培育和建设省级青年学者学术创新团队。 |
02科技成果转化 |
注重技术创新与二次开发相结合,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流程,增强“钱变纸”“纸变钱”转换能力,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年均超过1亿元。
|
03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
实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统筹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对策研究,提高研究质量和水平。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哲学社会科学期刊等建设。 |
04新型智库打造 |
发挥高校资源和人才智力优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打造高水平黄石发展研究院(中心)等新型智库。 |
05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
对接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入驻黄石科技城,创建科技创新平台,服务地方创新驱动发展,新增省级科技创新平台2-3个。 |
06项目与经费突破 |
对标对表博士点申报基本条件,采取切实有效举措,力争实现国家级科研奖项的突破和年均科研经费达到1.5亿元,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126项。 |
第六章 实施人才引育计划 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
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大力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人才,落实教师素质评价“第一标准”,深化人才队伍建设改革创新,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培养和造就高水平专业化人才队伍。
第一节 加快教师博士化进程
坚持“引育并举、育用并重”,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育机制,以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启动“教师拔尖行动计划”,实施博士教师引培引智专项行动,鼓励教职工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加大经费投入及政策支持力度,加快推进教师博士化进程,不断提高专任教师博士比例。引进、培育、稳定并举,为青年教师提供发展空间和平台,保证学习、工作和生活等基本物质条件,努力营造促进人才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
第二节 引育学科领军人物
依托国家和省高端人才引进计划,按照学科发展的思路、布局和目标任务,大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育计划,充分利用相关人才引进政策,通过“楚天学者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等引育学科带头人和领军人物。成建制引进高水平学术团队,建好院士工作站、名师工作室等,聘请高层次学术导师,提升人才引进质量和效益。优化校内资源配置,加大对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团队的支持力度,为高层次人才培育创造良好条件。
第三节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注重学科差异性和突出学科发展重点,优先保障“双一流”建设学科的人才队伍建设需求,建设与国内一流学科建设水平相匹配的师资队伍。突出质量和贡献,注重层次与结构,协调规模与效益,适度扩大专任教师队伍,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的年龄、职称结构,保证重点学科的师资队伍结构更加合理。优化专任教师学缘结构,健全境外教师聘用制度和激励机制,充分挖掘师资队伍潜力,不断激发内生动力。
第四节 加强管理服务队伍建设
加强教学科研管理、行政管理和服务保障等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管理服务人才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形成一支专业素质高、服务意识强和业务能力佳的管理人才队伍。探索实施职员制,完善正向激励机制,健全岗前培训、专题培训、业务考核机制,提高管理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配齐建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专职党务工作队伍,完善选拔、培养、激励机制,形成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工作队伍。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切实做好选聘配备工作。
第五节 建立新型聘任机制
建立教学科研人员准聘与长聘、联聘与年薪制相结合的聘任机制,注重聘期考核,做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良性循环。扩大教学科研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的自主权,发挥人才聘任管理的主体作用,针对高层次人才或特殊人才采用柔性引进、项目聘用等方式。结合不同学科专业、不同类型教师的岗位特点,建立分类评聘制度,完善岗位等级调整或岗位换岗流动机制。健全教师兼职和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坚决惩治教师兼职乱象。研究出台外籍教师聘任和管理办法,规范外籍教师管理。
第六节 健全薪酬绩效体系
深化教师绩效考核评价改革,突出岗位实绩和服务贡献,落实以尊重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机制,健全以绩效工资为主体,项目工资制、年薪工资制、协议工资制等多种形式并存的薪酬体系。建立薪酬调节机制,用好薪酬调节杠杆,允许不同序列、不同岗位间存在薪酬差异。对教师实行分类管理,探索建立教师分类考评机制,针对教学型教师,适当调整基础性绩效工资在绩效工资中的比重,加大对教学型名师的岗位激励力度。持续实施科研管理奖励办法,教师依法取得的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收入不纳入学校工资总额基数。
第七节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落实教师素质评价“第一标准”,扎实开展师德专题教育,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严格教师职业准入,将师德规范纳入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和在职教师全员培训必修内容。创新师德教育方式,通过榜样引领、情景体验、实践教育、师生互动等形式,激发教师涵养师德的内生动力。加大教师表彰力度,健全教师荣誉制度,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强化思想政治素质考察,将师德作为教师招聘引进、职称评审、岗位聘用、导师遴选、评优奖励、聘期考核、项目申报等的首要条件。落实“十项准则”,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师德失范问题。建立师德违规通报曝光机制,起到警示震慑作用。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成为“大先生”、研究真问题、坚定信念,做到“四个相统一”,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
专栏4:教师队伍建设工程项目 |
01制度机制建设 |
建立从教30年教师荣誉制度和访问学者制度,完善激励机制,落实高层次人才工资收入分配、兼职兼薪和离岗创业等政策规定。 |
02师德师风建设 |
举办新进教师入职宣誓仪式和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宣讲教育活动,开展师德专题教育、师德优秀典型先进事迹宣传学习和师德师风承诺,强化教育和督导,引导教师学习践行新时代教师师德规范;强化“四史”教育,规范学时要求,在一定周期内做到全员全覆盖。 |
03高端人才引进 |
引育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5-6人、湖北省“百人计划”2-3人,选聘“楚天学者”、“磁湖学者”相应达到30人、20人。 |
04师资结构优化 |
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超过45%,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到55%,应用型双师比例达到30%。 |
第七章 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计划 促进教师教育新发展
坚持把办好师范教育作为第一职责,实施特色荣校战略,办优师范教育专业,建强教师教育学科,强化师范生素质培养,落实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彰显办学特色,打造特色湖师。
第一节 加大卓越教师培养力度
落实新时代强师计划,把办好师范教育作为第一职责,将培养高素质教师作为重要使命,努力把学校建成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成长的基地、优秀教学成果转化的平台、湖北省基础教育的高端智库。积极申报并参与公费师范生教育。健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实施“教师教育+学科教育”专业培养模式,强化师范生教学技能培训和学科专业素质培养。全过程跟踪师范生培养,建立准入淘汰机制。构建“4+2”本硕连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优质师资培养模式,逐步实现师范生培养层次从本科向教育硕士培养的提档升级。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学生互换、课程互选、交流实习等方式,推进与海外高水平教师教育院校(机构)联合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师范生。
第二节 构建师范教育实践教学体系
实施“互联网+教师教育”,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教学服务平台建设和教师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高标准建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丰富教师教育教材库、视频案例资源库,强化教师教育核心素养的养成教育,建好教师教育发展和技能实训平台,创建数字化“三笔字专业实训室”,探索构建师范生教学技能测评体系,研发教师技能智能测评系统(软件)。拓展师范专业实习基地,强化师范教育实践教学环节,将“见习、实习、研习”有机融合,构建内容更丰富、过程全覆盖、重点更突出、周期更灵活的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全面提升师范生教学业务水平和职业基本技能。
第三节 实现师范专业认证全覆盖
守好师范教育质量“生命线”,把师范专业建设和专业认证作为学校的“生命工程”“未来工程”和“发展工程”来抓。贯彻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专业认证理念,对教师教育学科和师范专业予以政策倾斜、加大投入、优先建设。实现师范专业二级认证全覆盖,部分专业通过三级认证。以师范生学习效果和个人发展为中心配置教育资源,以产出为导向,明确学习产出标准,对照毕业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反向设计课程体系与教学环节,全面修订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持续改进的质量保障机制,对师范专业教育教学进行全方位、全过程跟踪与评价,形成“评价—反馈—改进”闭环。
第四节 强化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学科教育”教师学历提升、国内培养和教师教育联盟校际交流等专项计划,创新教师教育人才引培留用机制,激发教师教育队伍整体活力。依托教师教育学院,整合全校课程与教学论教师队伍,实行归口管理,强化业务培训与专业化指导,出台学校《课程与教学论教师管理办法》《课程与教学论兼职教师聘用及管理办法》《课程与教学论教师职称评审办法》等,规范课程与教学论教师工作量计算,注重业绩考核与评价,充分体现教师教育工作特点,并在职称晋升、岗位聘用、绩效分配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畅通校内校外双循环渠道,采取双向挂职、兼职等方式,构建教师教育师资共同体,建立一支业务素养高、指导能力强、规模稳定的基础教育特级兼职教师队伍。
第五节 推进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
共建湖北省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好“双站双基”,增强“四度”。引领区域教师教育综合改革,推动学校、地方政府、中小学协同开展师范生培养、教师专业发展、管理制度改革等工作,提升区域整体教育水平,助推乡村教育振兴。主动融入湖北省教师教育创新发展联盟,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共享,推动教师教育协同创新。构建教师职前培养、入职教育与职后培训相互衔接贯通的“一体化”教师职业培养体系。拓展师范生教育教学实习见习基地,建好并充分利用好教师教育实践实训平台,成立黄石市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教师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第六节 办优建强附属学校
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彰显办学育人特色,大力推进附属学校建设,办优附属初级中学,建强湖北师范大学附属高中,打造湖北省特色示范学校。持续深化全面战略合作协同育人,落实“专业引领、课程指导,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的乡村教育帮扶机制,着力打造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基础教育合作样板,全面提升附属(渔洋关镇)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助推教育公平向边远地区延展。适时创办湖北省乡村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专栏5:教师教育特色彰显工程项目 |
01师范生选拔培养 |
试点推行入校后二次选拔方式,探索建立面试考核和素质考察机制,招收乐教适教善教的优秀学生就读师范专业。 |
02乡村教师定向培养 |
积极申报国家级优秀农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不断扩大公费师范生培养规模,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定向培养高素质农村教师,助推乡村振兴。 |
03品牌项目打造 |
对接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国培”“省培”项目,提升项目品质,擦亮“国家级示范性培训基地”品牌。 |
04师范专业认证 |
师范专业认证实现全覆盖,师范类专业通过二、三级认证数量高居省属前列,新增2-3个师范专业实现提前批次录取。 |
05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 |
立项建设多个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力争建成全省乃至全国样板,发挥推动区域基础教育改革的引领作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
06附属学校建设 |
探索办学新模式,拓展办学新渠道,办好建优附属中小学、幼儿园,努力打造创新型、实验型、示范型、引领型的附属高中。 |
第八章 实施开放合作计划 开拓办学国际化新局面
坚持开放合作协同育人,推进开放湖师建设,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搭建中外合作交流平台,大力引进国(境)外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提高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
第一节 全面深化学生国际交流
推动中外优质教育互学互鉴,创新联合办学体制机制,加大学术交流互换力度,探索建立“3+1”或“2+2”等国内培养与国际交流衔接互通的人才培养体系,鼓励教学科研单位申报海外交流研学项目。以项目为依托、平台建设为中心,探索联合培养、交换生、暑期访学、短期社团文化交流等国际交流新模式。建立学分互认互通机制,鼓励学生以各种形式参与国外学术交流,深化联合培养研究生学位项目和研究项目的合作,为学生拓展国际视野、提高国际交流能力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第二节 优化留学生生源结构
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引领,完善国际学生招收、培养、管理、服务的制度体系,加快推动留学生管理信息化、现代化,探索具有鲜明特色的留学生培养管理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留学生人才培养方案,加大留学生教育的师资与课程建设力度,创新教学模式和线上教学方式,扩增留学生教育项目,以项目奖学金形式吸引优质留学生生源。进一步明确国际教育学院职责职能,发挥主体作用,建立监督机制,提高留学生服务和管理工作水平。
第三节 拓展中外合作办学领域
加强与国外高校、科研机构的实质性合作,积极开展人才联合培养,对接国际标准培养人才,增扩各级别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完善“学校政策引导、学院推进实施、职能部门协调服务”工作机制,落实国际化办学行动方案,发挥院系二级单位国际合作办学的主体作用,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和考核奖励机制,引导学院、科研平台主动与境外高校联系,开拓合作办学渠道,提升合作办学项目数量和质量。营造良性国际化教学科研环境,增强国际办学实力,积极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和中外人文交流项目,探索与境外高水平大学开展合作办学新模式新领域。
第四节 加强教师队伍国际化建设
加大教师出国(境)学习进修的投入力度,鼓励教师海外访学研修,实施教师出国访学研修外语提升计划,完善教师出国进修保障机制,健全教师出国访学前期项目申报、中期报告、回国成果汇报等制度体系,形成完整闭环,不断提升教师出国研修质量和水平,将教师出国访学评价考核纳入教学科研单位的国际办学指标体系之中。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采取灵活聘任方式,提高外籍教师比例和外籍专家待遇。
第五节 注重国际学术交流合作
搭建国际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平台,聘请国际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交流等,拓展渠道、共享资源、深化合作。鼓励教学科研单位主办、承办国际高层次学术会议,支持教师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在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积极参与国际专利申请、国际组织和国际学术机构管理等。以项目合作建设为主导,开展国(境)外师资参与的国际科研合作,完善教学科研人员参与国际合作科研的激励机制。鼓励支持教师线上和线下开展学术交流合作,全面提升国际交流合作办学水平。
第六节 持续推进孔子学院建设
做好孔子学院顶层设计,加强内涵建设,注重特色发展,办出质量和水平,不断扩大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推进国际中文教育品牌建设,加强国际中文教育海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创新国际中文教师和志愿者选拔机制,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探索建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体验中外文化的平台基地,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共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专栏6:办学国际化提升工程项目 |
01留学生质量提升 |
积极利用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的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湖北省政府“一带一路”奖学金等项目开展招生,优化留学生生源结构,提高生源数量和质量。 |
02形象海外推介 |
建好学校英文门户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拓宽对外宣传渠道,扩大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 |
03合作办学项目 |
新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3个,新建中外合作实验室(研究中心)1—2个。 |
04出国研学交流 |
教师和管理干部出国学习培训交流的人数达到20人/年,境外专任教师人数达到10人/年,留学生达到60人/年,在校生出国深造研学交流达到100人/年。 |
第九章 实施文化繁荣计划 夯实环境育人软实力
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文化美校战略,培育师范特色文化,强化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广泛开展校园文明创建,精心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努力创建全国文明校园。
第一节 传承弘扬师大精神
发扬优良办学传统,恪守“诚毅勤敏”湖师校训,挖掘“自强不息、尚诚厚德”湖师精神内涵,以弘扬新时代大学精神为重点,重视和加强校本文化研究,充分利用校史资源,凝练和总结可以反映学校发展历程、体现学校精神风貌的文化建设成果。健全精神文化建设体系,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打造文化环境育人特色。注重校史研究,建好校史馆、荣誉室。弘扬大学精神,讲好湖师故事,增强师生员工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和使命感。
第二节 纯化校风教风学风
大力推进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努力营造树新风、正校风、抓教风、促学风的良好氛围。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范生培养观念,鼓励和引导教职员工自觉在政治思想上、道德品质上、学识教风上率先垂范、为人师表,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完善学风建设评估制度,落实学风建设实施方案,创新学风建设务实举措,巩固拓展学风建设成果,持续打造学风建设品牌。
第三节 打造校园文化品牌
突出价值引领,强化阵地建设,整合优势资源,发挥专业优势,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大力开展优秀师生评选表彰活动,规范举办各类学术、文化活动,推进礼节礼仪教育,办好“道德讲堂”、打造思政“金课”和“高雅艺术进校园”“大学生艺术节”“社团文化艺术节”等校园文化品牌。凝练主题特色,丰富内涵形式,锻造格调品质,创新表现方式,精心培育和打造1—2个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校园文化品牌。
第四节 优化文化生态环境
规划设计校园新景观,推进主题雕塑校园文化景观和公共文化场所(地)建设,保护历史文化楼亭,建设教育文化、特色文化、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等标志性景观。挖掘和宣传毕业生纪念林、创业文化长廊、廉政文化园等内涵;建设教工之家、离退休职工之家和大学生艺术活动中心等文化场馆及实践场所,实现文化设施的实用、审美、历史传承和育人等功能有机融合。推进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和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
第五节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加强新闻中心建设,重视内外宣传与舆论引导,严格规范管理校园传统媒体和新媒介平台,加大对学校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的建设力度,统筹管理各二级单位的网络宣传平台,整合各类文化信息资源,打造网络宣传品牌和精品栏目,探索建设校园电视台和直播平台。推动校园媒体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加快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提升新闻信息传播能力和舆论引导力,不断扩大学校对外影响力。
第六节 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对照《全国高校文明校园测评细则》指标体系,抓好学校思想道德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师德师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环境建设、阵地建设与管理,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争创全国文明校园。做好统筹规划协调,健全文明创建机制,拓展文明创建载体,创新文明创建举措,凝聚文明创建合力,形成联动创建格局,全面提升文明创建水平,精心打造文明校园创建品牌。积极参与黄石市文化建设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为地方文化繁荣和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专栏7:校园文化建设工程项目 |
01宣传阵地建设 |
改建校园广播线路,新建校园电视台(视频新闻台),探索建立融媒体新闻中心,创新形式、拓展载体、丰富内容、把好方向、抓好导向、建好队伍、守好阵地。 |
02文化内涵建设 |
传承优良办学传统,弘扬大学精神,挖掘文化内涵,广泛征集和深入研讨凝练办学思想、“校风教风学风”等,以文化人、成风化人,不断彰显文化育人特色。 |
03文化成果固化 |
突出师范文化和办学特色,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新建一批校园文化景观和文化长廊,大力推进校园VR建设,注重学校VIS(校园形象识别系统)统一管理,规范使用校标、校徽、校名和楼亭馆舍命名及字体。 |
04新时代文明实践 |
立足新时代新要求,深入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举办志愿服务、社会公益和校园文化等特色实践活动,打造文明创建品牌,争创全国文明单位(校园)。 |
05校庆庆典 |
周密策划,精心筹备,制定方案,编写校史,联络校友,办好校庆,举办庆祝建校50周年系列主题活动。 |
第十章 实施基本建设计划 提升办学发展保障力
坚持以师生为中心发展思想,统筹发展与民生,打造幸福湖师。合理布局办学空间,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切实增强“造血”功能,努力构建平安校园。
第一节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校园基本建设规划,实施“改优升级”工程,推动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宗旨、适应学校办学规模需要的校园基本建设,不断优化校园规划红线内土地整体功能布局,逐步实现校园空间布局合理化、科学化。完成大数据与自动化实训中心、资源环境应用技术工程大楼以及配套设施建设,新建一批教学科研场馆。加强图书馆建设,突出学科服务、教学服务、科研情报服务的学术性建构功能,推进特色馆藏建设。注重档案馆数字化建设,推动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促进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新建附属幼儿园,改善幼儿园办学条件。积极争取省、市政府支持,实现办学空间的新拓展和新提升。
第二节 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
深入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打造技术先进、信息安全、运行稳定的校园网络平台。进一步拓展校园网带宽,增强无线网覆盖范围和密度,构建多元认证、高速快捷的校园网络系统。突出“今日校园”应用功能,大力推进“一站式”网络服务平台建设,实现“一网通办”,让数字多跑路,让师生少跑腿。建立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室视听功能,积极构建互联互通教学环境。加强信息系统的顶层设计和数据治理,完成大数据中心建设,实现跨部门协同管理与数据共享,不断提升校内服务的用户体验与管理水平。加强学校网站集群和网上信息安全平台建设,确保校园网可防、可控、可管及安全稳定。
第三节 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加强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建设,建立健全更加安定和谐、公平公正、互惠共享的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加强后勤服务保障制度化、标准化、便捷化、智能化建设,推进公共实验室共建共享,进一步规范餐饮、住宿、行政办公用房、学术活动场所等管理,做好水、电平衡调度与增容工作,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和国有资产使用效益,打造节约型校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和公共卫生及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强化疫情监控、信息研判和应急管理,全面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创新安全健康教育方式,推进“七防工程”建设,注重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强化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打造平安稳定和谐校园。
第四节 积极争取办学资源
拓宽经费来源渠道,积极争取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支持,依托学科、专业、人才等优势争取重大项目建设经费,依法规范事业经费收取。增强“造血”功能,完善创收管理办法,充分调动创收单位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教学科研单位与管理服务部门充分利用国有资产和现有资源依法依规开展社会有偿服务、资产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拓展合作办学、继续教育、成人教育、技能培训等对外服务、人才培训、学历提升等业务。充分发挥校友会作用,完善校友基金运作机制,统筹基金会资金的投入、管理与使用,强化项目绩效考核,提高社会捐赠,尤其是校友捐赠对学校的贡献度和影响力。
第五节 完善财务管理机制
健全“谁使用、谁负责”经费使用管理责任体系,落实财务绩效评估与动态调整机制。注重财务管理的宏观调控,完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规范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能。重大项目的申报、遴选、立项等管理与项目的执行相分离,资金使用与绩效评估由财务部门统筹实施。清理、整合、规范项目支出,严格执行项目预算和最大限度保障重点领域投入。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以高效便捷服务师生为出发点,保证各业务共享高效运作。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强化预算管理、经济责任、重点项目经费等审计,杜绝资金违规使用,严防财务漏洞与风险。
第六节 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以师生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发展和民生,推动改革红利和发展成果最大限度惠及师生员工。不断增加民生投入,建立完善教职工收入合理增长机制,有效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多措并举,解决青年教师的住房困难和教职工子女入托、入园、入学的实际问题。重视青年教师身心健康,关心关爱青年教师。健全资助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业就业帮扶、生活资助、心理疏导。防范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提高医疗保障水平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重大事件的能力,试行高层次人才休假疗养制度,为师生健康和发展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专栏8:校园基本建设项目 |
01校园基本建设 |
高质量完成研究生公寓、学术交流中心、新图书馆、湖北体操学院(训练馆)、幼儿园、标准化运动场等一批基建工程项目,积极推进电厂灰塘、电厂中小学土地的评估收储与改扩建。 |
02基础设施改善 |
建设“一站式”学生服务中心,实施校园道路、地下管网、体育运动设施等改造升级,加强校园公共卫生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美术学院教学科研、行政办公等基础设施条件,建好教工之家和离退休老同志活动室。 |
03校园绿化美化 |
实施洁绿亮美工程,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垃圾分类、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病媒生物防制等,开展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活动,讲文明、铸健康、守绿色、重环保,打造美丽健康校园。 |
04校友会建设 |
广泛联络校友,扩增校友分会,挂牌建立“湖师校友之家”,加强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管理,大力推进校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
05图书与档案建设 |
推进“特色资源建设”“读者学者服务转型与质量提升”“专业队伍建设”等工程项目建设,创建省属高等师范院校一流的文献信息中心;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档案馆功能作用,建好校史馆、荣誉室。 |
第十一章 实施综合改革计划 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
坚持思想破冰引领发展,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改革活校战略,激发办学活力。严格执行大学章程和依法办学治校,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方案,完善治理体系,优化治理结构,提升治理效能,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一节 增强思想破冰自觉
聚焦思想观念陈旧之冰,系统梳理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和落实“四为”办学理念不完整、不准确、不全面等问题;聚焦改革固步自封之冰,围绕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教育教学评价改革等重点领域,深入查找怕改革、假改革、慢改革等问题;聚焦工作消极懈怠之冰,深刻反思工作中消极应付、推卸责任、慵懒无为等问题;聚焦对待师生感情冷漠之冰,认真查摆服务师生表面化、联系师生形式化、缺乏群众观念等问题,以思想破冰推动改革创新,凝聚强大发展气场,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第二节 推进依法办学治校
健全现代大学制度,严格执行《大学章程》,大力推进依法治校进程,切实把法治作为改革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教育教学治理的根本依托、融入教育教学管理各环节和办学治校全过程。加强学校法治机构建设,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和工作机制。探索专家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与方式,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作用,统筹行使学校学术性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与咨询等职权。健全领导干部联系教师、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学生代表大会、党务校务公开和校情通报等制度,构建民主开放、共治共建共享的办学机制,切实增强师生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第三节 完善规章制度体系
加强以制度为核心的治理体系建设,健全体制机制,优化治理结构,强化制度刚性约束,切实解决深层矛盾和问题,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全方位开展校内规章制度“废、改、立”工作,健全文件审查与清理机制。完善分工负责、责权清晰、协调高效的管理服务机制,科学设置内部机构和合理调整管理职责,健全人员岗位聘任与管理制度、校院两级管理制度、质量保障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等,各项制度更加成熟定型。
第四节 健全校院两级管理体制
实施“放管服”改革,推进管理中心下移,扩大学院办学自主权,强化主体地位,激发办学动力与发展活力。学院探索自主聘任,按照学校核定的机构和人员编制及学院发展规划,优化师资队伍结构,自主设岗、聘任人员,组建教学科研团队。修订并完善学院规范管理和考核评价制度,构建竞争激励、目标导向、绩效分配的有效运行机制。完善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教授委员会权力运行机制,健全决策和监督机制。
第五节 改进目标管理绩效考核
坚持目标导向,将事业发展规划的实施、办学发展目标的实现和年度工作要点的落实与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相结合。完善考核办法,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考核结果作为资源配置、干部考核、绩效工资发放等方面奖惩的重要参考依据。绩效工资分配向扎根教学一线、业绩突出的教师倾斜,向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倾斜,向关键创新岗位、从事基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研究的团队和教师倾斜,把参与教研活动,编写教材案例,承担命题监考任务,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就业、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学生社团、竞赛展演等情况计入工作量。
第六节 深化教育教学评价改革
树立科学的教育教学评价导向,坚决克服“五唯”顽瘴痼疾,用好评价“指挥棒”。健全党委定期研究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机制,落实立德树人评价标准,全方位改进学校评价。突出教育教学实绩,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教师,强化一线学生工作。突出质量、贡献、影响为导向的教师科研评价标准,运用多维评价方式,重点评价学术和社会贡献以及支撑人才培养情况。根据不同学科、岗位特点,分类设置评价指标,确定评审办法,完善同行专家评价机制,推进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完善德育评价、强化体育评价、改进美育评价、加强劳动教育评价、严格学业标准,改进学生评价。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建立科学的人才使用机制和讲实绩、重贡献的人才激励机制,推动各类人才“帽子”、人才称号回归荣誉、回归学术的本质;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学术环境,为人才开展研究留出足够的探索时间和试错空间;严格人才聘后管理,强化对合同履行和作用发挥情况的考核。
第十二章 加强和改进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突出党的政治建设,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大力实施党建“三大工程”,守正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为规划实施提供强有力政治保障。
第一节 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
认真落实《关于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若干措施》,着力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健全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坚定政治信仰,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铸魂育人。突出育人政治标准,加强青年学生的政治引领,构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全面贯彻《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组织政治功能。增强党员干部和教师的政治本领,提高干部政治能力,重视做好在优秀青年教师、留学归国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涵养校园政治生态,深入推进党章党规党纪和监察法规宣传教育,浚其源、涵其林、养正气、固根本,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落实政治建设责任,把党的政治建设工作情况作为巡视巡察、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用好巡视巡察成果,统筹抓好整改落实,把政治建设要求落实到学校工作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第二节 大力实施党建“三大工程”
大力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引领工程,强化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做到把方向过硬、管大局过硬、做决策过硬、抓班子过硬、带队伍过硬、保落实过硬;大力实施党旗飘扬工程,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做到党组织领导和运行机制到位、政治把关作用到位、思想政治工作到位、基层组织制度执行到位、推动改革发展到位,充分发挥党支部作用,做到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有力和组织师生、宣传师生、凝聚师生、服务师生有力;大力实施党徽闪耀工程,强化党员身份意识,围绕党员星级评定,在教工党员中推进“岗位建功行动”,在学生党员中推进“先锋追梦行动”,强化党的意识,牢记共产党员的第一身份,努力成为有信仰、讲站位、做政治的明白人,在党外人士中推进“同心追梦行动”,坚定听党话、跟党走、共筑中国梦。
第三节 深入推进思政工作守正创新
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社会实践,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活起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做到守土有责尽责负责。强化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健全工作体制机制,落实政治理论学习制度,注重青年教师思想引领,增强教师荣誉感和使命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探索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模式。实施深化新时代思政理论课改革创新质量提升专项计划,办好思政课,突出关键性,发挥主导作用。深化“三全育人”,落实“五育并举”,聚焦“五个思政”,做好“五帮五助”。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四史”宣传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努力打造一支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工作队伍。
第四节 凝聚统战力量和群团工作合力
发挥统一战线凝聚各方面力量的作用,画好最大同心圆。增进同党外知识分子团结合作,加强党外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健全支持党外人士发挥作用机制,推进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做好民族宗教、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不断完善教代会制度,大力推进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创新群团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不断提升党建带团建实效,落实全面从严治团要求,规范学生社团组织管理。围绕“五个老有”工作目标,切实做好离退休老同志的服务管理工作。
第十三章 健全落实机制确保规划执行
实施规划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健全落实机制,加强组织领导,注重统筹协调,强化监督评估,广泛宣传动员,为确保规划执行提供有力保障。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实施指导委员会,主要负责组织指导规划的实施,检查督促规划的执行落实。各教学科研单位成立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本单位的规划实施与落实。根据规划的实施情况和外在环境变化,经相关程序对规划的目标任务进行适时调整修订,确保规划有效指导学校事业发展。
第二节 注重统筹协调
以规划为导向,统筹学校各类资源,财务预算要为规划实施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专项规划、教学科研单位发展规划要与本规划有机衔接,并根据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分解到相应职能部门和教学科研单位,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确保专项规划和教学科研单位发展规划顺利实施。
第三节 强化监测评估
加强对规划执行情况的跟踪与控制,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开展多形式的综合评估。编制规划实施评估报告,实行年度检查、中期检查和终期评估。将规划执行情况和检查评估结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之中,建立健全监测评价机制和督导问责机制。对规划进行调整需经学校党委常委会批准。
第四节 广泛宣传动员
利用各种媒介,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规划内容、精神的阐释解读,注重对规划实施落实的进展、成果和经验的大力宣传,切实增强师生员工对规划的认同感,强化规划的执行意识,引导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和有效监督,形成人人知晓规划、人人遵从规划、人人实施规划的良好局面。
实施“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全校师生员工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务实开拓创新,顽强拼搏奋斗,努力创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高水平的师范大学,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高等教育作出新的更大贡献。